湖北漆器 青铜器之后楚国工艺的又一次高峰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第02期 作者: 祝恒富 祝涓兰 

标签: 文化地理   

战国时期的楚国漆器,是公认的中国漆器工艺的第一次高峰,无论是色彩还是造型,其手法之高妙、艺术感染力之深厚,都令人叹为观止。目前,我国出土楚国漆器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是湖北,特别是湖北荆州。楚国漆器有何特点?为什么在古代湖北能孕育出如此灿烂的漆器文化?在现在的湖北,漆器是否还华光依旧呢?
红与黑的碰撞,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楚漆器,以黑红两色为主旋律,或红色为地,黑色描纹;或黑色为地,红色描纹;或在黑红二色基础上,辅以黄、蓝、绿、金、银、白、灰、青等加以点缀;很好地运用了黑色所具有的色彩调和性,将众多不同色相的色彩调和在一起,色彩跳跃又统一,艳丽而不落俗套,达到一种“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状态。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木南

湖北,天然的漆乡

谈到漆器,今天大部分的湖北年轻人第一反应可能都是陌生——是指那些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文物吧?它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吧。但如果把时间倒退几十年,情况却并非如此: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甚至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湖北,许多人家里都能找出几样漆器物件:漆器的家具、漆器的糖盒、漆器的筷子、碗、杯、盘……

谈到“毛坝漆”,年轻人可能就更觉得迷茫了——是某个油漆品牌吗?而且是个不出名的国产小牌子吧。实际上,毛坝漆在上世纪50年代的湖北,几乎是家喻户晓,1952年,周恩来总理为它亲笔题写奖旗“坝漆名冠全球”。毛坝漆并非一个品牌,而是指产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恩施、咸丰、鹤峰等地的一种天然漆(又称生漆、大漆),因历史上多经利川市毛坝镇集散,故称毛坝漆。

生漆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油漆”完全不同,油漆是一种化工制品,而生漆是一种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涂料。在国际上生漆被称为“中国漆”,这是因为我国是漆树的故乡,也是世界生漆的主产国。在我国,漆树主要集中分布于北纬25°—41°46和东经95°30—125°20之间的山区,中心地带位于秦岭、大巴山地区以及云贵高原地区。湖北正在我国漆树分布的核心区内,这里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4℃以上,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超过70%,是漆树生长的理想之地。在湖北不仅有毛坝漆“名冠全球”,湖北西北部十堰市竹溪县也是着名的“中国生漆之乡”。

大家知道,漆是树的汁液,是一种液体。如何利用这种液体呢?古人发现涂抹在物体表面的漆在凝固后会形成坚韧的薄膜,此膜具有很好的保护和装饰作用,于是利用这一特性把漆涂在木质、竹质等的胎体上,开始制作漆器。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生漆的主要成分有漆酚、漆酶、胶质和水,漆膜是漆酚在漆酶的催化作用下聚合形成的,而漆酶只有在合适的温度、湿度环境中,才能较快催化漆酚成膜,并使漆膜的硬度、亮度、黏着力达到最佳。这个适宜温度是20—30℃,湿度是60%—70%左右。湖北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正在这个适宜区间之内。特别是每年春末夏初,更是制作漆器的最佳季节。除此之外,湖北木材及竹类植物极其丰富,这些都是制作漆器的必备条件。

责任编辑 / 张璇  图片编辑 / 王宁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