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鱀豚之后, 我们还会失去江豚吗?
标签: 生物地理
1999年的冬天,武汉东湖之畔寒风萧瑟。
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白鱀豚馆中,我见到了在池中嬉戏的“淇淇”。1980年1月,一头雄性白鱀豚在长江与洞庭湖的交界处误入浅水区受伤,它被运送到武汉成功接受了救治,并被研究人员起名为“淇淇”,随后便一直生活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白鱀豚馆内。
“淇淇”在这里与研究人员一同度过了22年半的时光。通过对它的观察研究,中国科学家在白鱀豚的生物学、生态学、人工饲养、行为学、生物声学、血液学、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珍贵的研究成果,也与“淇淇”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长江之上的“微笑天使”
湖北省石首市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江面上,一头野生江豚从水中探出头来,露出标志性的“微笑”。在另一种生活于长江的水生哺乳动物白鱀豚被宣布为“功能性灭绝”之后,江豚成了长江中仅存的淡水哺乳动物。目前,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仅有1000余头,比大熊猫还要稀少,想在广阔的长江江面上捕捉到野生江豚出没的画面很不容易。分类学上,长江江豚及其他数种生活在海洋中的近亲同属于鼠海豚科,这一类群的水生哺乳动物吻部钝圆,不像其他海豚那样狭长。长江江豚浑圆的吻部,让它的面部看起来总是挂着一抹憨态可掬的“微笑”,为它们赢得了“微笑天使”的称呼,以及众多的粉丝。
湖北省石首市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江面上,一头野生江豚从水中探出头来,露出标志性的“微笑”。在另一种生活于长江的水生哺乳动物白鱀豚被宣布为“功能性灭绝”之后,江豚成了长江中仅存的淡水哺乳动物。目前,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仅有1000余头,比大熊猫还要稀少,想在广阔的长江江面上捕捉到野生江豚出没的画面很不容易。分类学上,长江江豚及其他数种生活在海洋中的近亲同属于鼠海豚科,这一类群的水生哺乳动物吻部钝圆,不像其他海豚那样狭长。长江江豚浑圆的吻部,让它的面部看起来总是挂着一抹憨态可掬的“微笑”,为它们赢得了“微笑天使”的称呼,以及众多的粉丝。
白鱀豚成为了《聊斋志异》中 第一种灭绝的生物
可惜这一切没能挽回白鱀豚走向灭绝的命运。在饲养过程中,研究人员曾几次尝试为“淇淇”寻找配偶,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功。2002年7月14日,已届“高龄”的“淇淇”在饲养池中孤独地寿终正寝,这也是人们最后一次看到白鱀豚的活体。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