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选择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第12期

标签:

本期内容涵盖天文地理、人文生物。在选择封面的过程中,编辑部的同事们着实费了一番心思。经过几轮筛选,以下四张封面脱颖而出。

很少有人知道,月球几乎永远是以同一面朝向地球的,而它的背面则是人类未曾涉足的处女地。1号封面是以月球背面艾肯盆地为投影中心的月球半球图,不同的颜色代表着各个区域的海拔高程。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预期将降落在画面中深蓝色的艾肯盆地,这也将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艾肯盆地是地球上最大、最深和最古老的撞击盆地,也是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撞击坑之一,对它的探测和研究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月球和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以及早期地球形成的重要线索。

1号封面

我国拥有丰富的喀斯特景观,南方的喀斯特以地表大规模的峰丛、峰林和天坑等侵蚀地貌为特征。石灰岩被溶蚀后,一般会以钙华的形式沉积在地下洞穴里。但在西南的横断山区,石灰岩被溶蚀后再沉积的钙华却“一反常态”,在地面形成大规模的钙华滩、钙华池等景观。2号封面是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附近哈巴雪山山麓的白水台。钙华池仿佛精雕细琢的白玉盘,沿山势层层叠垒。无怪乎前人有诗赞曰:“云波雪浪三千陇,玉埂银丘数万塍。”

2号封面

“逐水草而居”,或许是人们对草原游牧民族最直接的印象。3号封面为我们呈现了生活在新疆阿勒泰市阿拉哈克镇的哈萨克族牧民胡马西一家冒着漫天风雪、赶着自家的羊群前往冬季牧场的情景。冬牧场不但为牧民赖以生存的羊群提供了越冬的食物,更与游牧民族的文化、习俗的形成息息相关。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悠扬的牧歌也在逐渐远去,成为影像记录中的回忆。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