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 最美的鸟飞翔在“高冷”山巅
标签: 生物地理

春天到来,横断山的山顶积雪逐渐化去。云雾缭绕间,杜鹃花相继绽放,蓝喉太阳鸟在花间飞舞跳跃,吸食花蜜。尽管少有人知,这样有着恶劣气候的高海拔生存着许多“高冷”但又“惊艳”的生物,以它们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生存着。横断山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我们对生活在这里的物种以及它们如何在高山环境下生活知之甚少。
2018年的4月初,我参与了西南林业大学和中山大学组成的鸟类联合考察队,再次回到滇西高黎贡山开展山地鸟类海拔梯度分布研究的野外工作。在结束对低海拔鸟类十余天的调查工作之后,我们前往海拔3000米林线之上的区域,对高海拔的鸟类群落进行调查,期望探究高海拔的鸟类如何适应多雨阴冷的极端环境。
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沿着盘山公路从海拔700多米的河谷可以把车一直开到海拔3100多米的风雪垭口。风雪垭口位于在高黎贡山中段的主山脊上,这里曾经是二战期间着名的驼峰航线的重要地标,至今还存留着二战期间日本军队修建的碉堡。由于海拔低于南北侧的山脊,垭口常年大风呼啸,冬天更是覆有厚厚的积雪,风雪垭口也正是得名于这种极端的气候条件。
高黎贡山的4月,天晴的时候算得上是很奢侈的。这段时间高海拔大多都是大雾大雨,加上寒风凛冽,自然是寒冷异常。而此时,我们打趣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在这里可以改成“你若晴天,我便安好”。我们驻扎在风雪垭口不远处的保护站,恶劣的天气加上之前十来天高强度的野外工作使很多人已经开始略感疲惫,考察团队中只有我曾长期在云南的高海拔地区做过野外工作,于是在分工时我主动请缨承担了调查最高海拔样线的任务。这条样线不仅海拔高,还需要在茂密的竹林中穿行,对体力消耗较大。不过样线调查过程中,会有机会目击几种在海拔3000米之上繁殖的鸟类,比如适应于高海拔杜鹃花丛生存的火尾绿鹛以及喜马拉雅—横断山特有的白尾梢虹雉。在过去的几年间,我们团队曾经对这两个物种进行过长时间的野外研究,这次,我期待着再见到老朋友。

高黎贡山林线之上,颜色各异的杜鹃花悄然绽放至山顶(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高歌)。


杜鹃花花开满山,直至鸟类繁殖期结束
第二天黎明时分,我和同伴从晚上住宿的保护站来到风雪垭口。一个小时之后,我们穿过箭竹林来到山脊,天逐渐大亮。西风将步道两旁低矮的箭竹丛吹打得呼呼作响,薄韧的竹叶打在脸上,让人感到隐隐刺痛。地面残留的积雪增加了行进的难度,不过早春盛开的杜鹃花让我们暂时忘记了寒冷。林线以上的主要植被除了箭竹灌丛便是杜鹃灌丛,眼前是一种大红色的杜鹃花,名为火红杜鹃,是高黎贡山开得最早的杜鹃花之一。这里还分布着不同颜色花冠的杜鹃属植物,每种杜鹃花都没有很长的花期,但是它们聚集在高山,花落花开,你方唱罢我登场,花期几乎能够从3月延续到7月。
责任编辑 / 高新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