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岩谷 流水创造的地理奇观
标签: 地质地理

很多人都沉醉于羚羊谷之美,却很少有人知道这美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作为一个从事地质学教学与研究长达30多年的教授,我见识过许多地质奇观,但当我来到美国亚利桑那州纳瓦霍人保留区内的羚羊谷时,尽管早有心理准备,还是被它的艳丽与壮美所震慑!
从地表看,羚羊谷就是荒漠上一节干枯的小河沟,在远处看不见,即使到了近前亦平淡无奇,只有大胆地走进狭缝,深入地下,才能窥探其“内心之美”。峡谷在地面的宽度仅有20—50厘米,而谷深却达几十米,黄色砂岩中交错的层理构成了和谐的线条,绘出一个个光滑柔美如流水般的曲面,阳光通过岩石缝隙探头进来,经过曲壁岩石的多次反射,形成梦幻般的色彩。由于砂岩在不同季节的含水量不同,对光的吸收率和折射率亦不一样,一年四季岩壁显示的色彩不尽相同,夏天偏橘红粉红,冬天偏蓝偏浅紫,春秋时则介于两者之间。此情此景,令我由衷地折服于大自然的神奇与玄妙。


羚羊谷的美丽和神奇令人惊叹,职业好奇心又让我想进一步了解它的地质成因。在来参观的路上,我听到一位旅行团的导游说羚羊谷是几亿年前一次大地震震出来的;而此前看过的一些科普报道则称羚羊谷是季节性洪水冲刷造成的结果,但为何洪水会冲刷出这样神奇的曲面,却往往一笔带过、语焉不详。
我在狭窄的谷底仔细观察着,谷底铺着一层金色的沙粒,还散落着许多直径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砾石,砾石表面光滑,磨圆程度很高。再向前行,一块突兀而出的岩块吸引了我的目光,它像一座小丘矗立在一个坑洼之中,坑洼虽然现已残破,但还可以看出它曾经大致呈圆形或者说“壶”形的,在坑洼的周壁上,漩涡状的磨蚀痕迹清晰可辨。“‘中心岛’,这是壶穴底部的‘中心岛’。”我的脑海中迅速闪现出了一幅画面: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