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盐湖 越“毒”越美丽
标签: 地质地理

因为火山物质的沉淀,高碱性的纳特龙湖湖水展现出的绚丽颜色,主要是由湖底的藻类繁衍产生的。这次遭遇风暴过后,被冲击吹散的盐湖表面形成的绚烂斑纹,宛如一张美女的侧脸。
当我打开电脑,从卫星地图鸟瞰广阔的非洲大陆时,大片黄色的贫瘠土地占满了我的视野。随着地图放大倍率的增加,我注意到东非大裂谷的一侧时,散落着两座因色彩梦幻而闻名于世的湖泊,一座叫马加迪湖,位于肯尼亚境内,另一座叫纳特龙湖,位于坦桑尼亚境内。它们是东非碱性最强的湖泊,有着极其独特的生态系统,极端的生态环境使多数生物无法在这里生存。但是,这里却成为小火烈鸟们的“天堂”。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深深地吸引了我,促使我去亲近、了解和拍摄这片湖区。

纳特龙湖的颜色主要是由湖底的藻类繁衍产生的,旱季的高蒸发率,使得湖水的含盐度升高,嗜盐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其中就包括蓝藻。蓝藻中虾青素中的红色辅助光合作用,产生了湖水的深红色和湖水浅部的橙色。湖中表面的碱性盐结皮常常被那些喜爱盐的微生物染成红色或粉红色。
一座独特的火山,造就两个奇异的盐湖
在关注这两座盐湖之前,我一直长期在肯尼亚进行野生动物的拍摄,记得第一次为了拍摄迁徙的斑马群,搭载罗宾森R42直升机飞抵纳特龙湖最南端的湖湾时,飞行员指着右方一座锥形山峰说:“看,那就是奥朵依欧兰盖(Ol Doinyo Lengai)山,我们眼中的上帝之山。”我看着不算太高的黑色山顶,脑海中迅速搜索着关于非洲山脉的信息,似乎未曾听闻这个名字,而这座印象中籍籍无名的山峰,飞行员居然说它叫“上帝之山”,真是不可思议。于是我问道:“为什么叫它上帝之山?它并不高啊!”飞行员习惯性地耸耸肩膀:“因为传说在过去,祖先们放牛时越过了边界,到了另一个马赛村的地界,占了别人的草地,所以上帝发火了,收了这片草地。人们从此知道了上帝被激怒时的威势和力量。这样的故事在我们马赛代代相传,前几年它还发过火。”

这座海拔2962米的高山是东非最着名的活火山,也是坦桑尼亚官方认可的、全世界唯一的一座喷发碳酸物质的活火山。自1883年以来,火山的喷发记录一直保持着,这些世界上流动速度最快的熔岩和挥发而出的气体,对周边的盐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知道他说的“前几年”是指2013年的一次活火山爆发。这座活火山位于纳特龙湖南侧22公里处,一直处于活跃期,自1883年以来,始终保持着间歇性喷发的记录。奥朵依欧兰盖山与大多数火山不同,一般的火山熔岩是硅酸盐熔岩,而奥朵依欧兰盖山的熔岩是碳酸盐熔岩,是含有丰富的钠、钾元素的碳酸盐物质。由于这种不寻常的构成,熔岩在约510℃的较低温度下喷发。这个温度非常低,熔化的熔岩在阳光下呈现出黑色的质感,而不是大多数熔岩中常见的红色。它也比硅酸盐熔岩流动性更强。奥朵依欧兰盖喷发出的熔岩中的碳酸钠和钾矿物质在地表不稳定,很容易快速风化,旋即从黑色变为灰色。由此产生的火山地貌景观以及土壤成分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这种碳酸盐熔岩火山就是导致盐湖区具有独特的强碱性、高盐度最主要的原因。正因如此,盐湖的湖水色彩被赋予了奇妙的变化。


马加迪湖:形状诡异如外星世界
马加迪湖是一个约100平方公里的盐碱性湖泊,湖水是一种高密度的碳酸钠盐水,会沉淀出大量的天然碱(倍半碳酸钠),湖底局部的碳酸盐层厚达40米。该湖水源主要是盐水温泉(温度高达86℃),排放到湖边的碱性“泻湖”中。由于湖泊没有出口(地表或地下),因此水分流失仅能通过蒸发产生。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