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洞探索四十年
前亚洲第一长洞能否重夺桂冠?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第05期 作者: Tony Waltham

1978年4月3日星期一,我乘坐小艇正从梅里瑙河(River Melinau)逆流而上。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热带雨林闷湿茂密。与我同船的除了科考队员本·里昂(Ben Lyon)外,还有当地本南族部落的两位船工与一位挑夫。在我们左侧,原始森林朝着低地平原舒展延伸。无数条浑浊小溪裹挟着泥沙从森林里蜿蜒而出,汇入梅里瑙河。而右手边,数百米高的陡峭石灰岩峭壁从林冠层中冲天而出,壮丽无比。
突然,我们发现原本浑浊的梅里瑙河水被分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左侧河道依然浑浊,而右侧却变得清澈见底。小船向前行驶不远,但见汩汩清流从一块隐匿在茂密树丛后的巨大砾石间流出,汇聚入梅里瑙河。尽管当时我们无法知晓这股溪流到底源自何方,但纯净的流水却给出了明确的暗示:一个不为人知的溶洞就掩藏在这座巨大石灰岩山体之中。大小不一的砾石便是早已崩塌洞口的古老遗存。我们或许将是历史上首批发现这个大型洞穴的人。但此刻,小船必须先按计划前往河流的上游,到位于梅里瑙峡谷(Melinau Gorge)附近的另一个洞穴进行考察。

这是我到达加里曼丹岛沙捞越地区的第一周。一支由英国皇家地理学会(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组织的科考团队正在此集结,即将对姆鲁山(Gunung Mulu)周边广大区域开展多方面自然科学调查。科考队的一大计划便是在这个地区建立起国家公园,以保护其中的珍稀热带雨林免受伐木企业的觊觎。在真正建立保护区之前,科学家们必须尽可能细致地了解,这里有哪些值得关注与保护的自然景观和生物。科考队中汇集了近百位来自英国的探险家与科学家,整个科考项目将在这个地区持续整整一年。在熙熙攘攘的科考队伍中,有一支特殊的六人小分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姆鲁山山脊西侧区域,寻找未知的洞穴。而我,就是这六人小分队中的一员。

马来西亚沙捞越丛林中的原始部落本南族,他们是世代生活在沙捞越的土着居民。尽管在1978年英国科学家和探洞者到达并第一次命名了清水洞,当地居民却早已知晓了清水洞的存在。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Tony Waltham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Jerry Wooldridge
1978年的发现
次日,探洞小分队中的三位在一名本南族船工带领下,向着昨日发现的那条清澈溪流进发。这位船工透露,有一个洞穴入口正位于溪流上游不远处的森林中,在大约高于河岸30米的地方。他带领着三位探险队员从河岸下船,在穿过一片森林后,一个黑漆漆的洞穴出现了。四人沿着由巨大落石堆成的陡坡手脚并用攀爬而下,抵达了一条地下暗河的河岸边。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条宽高各有30多米的巨大洞穴走廊,从此延伸向无尽的黑暗。这便是“清水洞”。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