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最后的穿山甲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第03期 作者: 左凌仁 

标签: 生物地理   

穿山甲是一种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野生动物。长久以来,它们以食物和药物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肉食用、甲片入药。但对于活生生的它们,我们却知之甚少。它们的命运也在这种熟悉和陌生之间,滑向了濒危的边缘。当我们想要全面了解这种动物时,在国内却几乎已经找不到了……

在没有亲眼看到之前,我几乎无法想象中华穿山甲打洞和吃蚂蚁的速度居然那么快:10分钟左右就可以在土中打出深达一米多的洞穴,然后将一个蚁穴的蚂蚁扫荡一空。此刻,这场猎杀的主角头顶沾满着泥土,昂着头,细长的红色舌头偶尔会吐出来,将爬到头顶的蚂蚁扫进嘴巴里。这是一只体重约2.5公斤的雄性中华穿山甲。2017年8月份被当地老百姓发现后,送到了浙江金华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天气暖和的时候,会将它从温暖的房间里拿出来,让它“放放风”,我才有幸第一次见到穿山甲真正的样子。

熟悉的名字,远去的身影穿山甲究竟何处还有?
浙江金华,一只被救护的中华穿山甲在树林里觅食。究竟何处还有穿山甲?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野生穿山甲的数量已经下降了88.88%—94.12%。我国华南地区原有的穿山甲分布区,至少有50%以上已经成为罕见或濒危绝迹的地区。

在国内,曾广泛分布的穿山甲几乎已在野外绝迹

我们都下意识地向后退开,看它下一步会采取什么行动。它前足立地,长长的尾巴撑在地上,保证自己可以稳稳地站在陡坡的洞口处。粉红色的小鼻子又在左闻右嗅,似乎在寻找新的目标。除了这只中华穿山甲和我们之外,就是一片浓密的竹林。此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所有人都默默地看着,品味着眼前的景象:蝉鸣虫唱、竹影婆娑,逐渐西下的太阳穿过竹林,光芒闪烁。一只穿山甲在林下窸窸窣窣地行进,寻找着蚂蚁或白蚁的巢穴。

就在20年前,这般光景在中国南方诸多有野生穿山甲分布的省份,应该随处可见。但是现在,在我国,野生穿山甲几乎已经在野外绝迹。

原始森林并非野生穿山甲最喜欢的生境
2017年,在浙江省南部山区(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张程皓),先后有三只野生中华穿山甲被救护,下图为其中一只(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左凌仁)。它们都是在距离村庄不远的地方被发现的。目前中国没有对野生穿山甲进行比较科学、全面的研究,目前对于穿山甲野外的分布、习性和生活史等的认识,更多地来自于一些过去的研究文献、猎人捕捉时候观察到的习性或者现象。

穿山甲属于鳞甲目鲮鲤科,它们有着8000多万年的进化历史,身体构造因此非常特化(特化是由一般到特殊的生物进化方式,指物种适应于某一独特的生活环境、形成局部器官过于发达的一种特异适应,是分化式进化的特殊情况)原始,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目前,全球共有8种穿山甲,中华穿山甲、印度穿山甲、马来穿山甲和菲律宾穿山甲分布在亚洲的东部、东南部、印度次大陆;而大穿山甲、树穿山甲、南非穿山甲和长尾穿山甲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责任编辑 / 左凌仁 顾纯  图片编辑 / 左凌仁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