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弄 世界最大最深的洼地区
全世界最精彩的峰丛洼地是在广西大化的七百弄乡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对广西喀斯特地貌做过深入调查,对峰丛洼地的记载很少,但寥寥数笔也极为传神,比如:“复见四石山攒合,而山脊中复见下坠之洼。”

广西最典型的峰丛洼地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地区。这个地区紧靠云贵高原,处于高原边缘和斜坡地带,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地壳强烈抬升,河流下切,因此岩溶在垂直方向上得到强烈发育。降水通过岩石的裂隙分散入渗,不能在地面形成层状水流,从而形成了以峰丛为主的岩溶地貌类型。峰丛中间一般会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封闭洼地。这种峰丛与洼地的组合,便构成了峰丛洼地地貌。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的李振柏、张继淹等专家,在深入桂西北地区调查峰丛洼地时发现,在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峰丛密度大,洼地数量多、深度大,全球罕见。这里的峰丛洼地,至少在两个指标上属于世界之最。
首先,七百弄的峰丛数量多,海拔高,分布密度为世界之最。其中海拔在800米以上的石峰有9000多座,平均每平方公里18.51座(桂林漓江两岸峰丛平均为每平方公里14座),是峰丛密度最大的地区。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