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这里有最典型的农牧交错带

广武长城的农牧交错带特点非常明显
位于山西朔州市山阴县新广武村的广武长城,这里的农牧交错带特点非常明显:既有牧民放牧的绵羊,也有大片的耕地。广武长城全长10公里,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修建,万历三年(1575年)重建,为内长城,全部为砖石包砌。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李少白
位于山西朔州市山阴县新广武村的广武长城,这里的农牧交错带特点非常明显:既有牧民放牧的绵羊,也有大片的耕地。广武长城全长10公里,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修建,万历三年(1575年)重建,为内长城,全部为砖石包砌。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李少白
我有幸吃到了长城脚下毛乌素沙地里出产的稻米
去年国庆节那一天,我们一群长城爱好者背着大包,在茫茫的毛乌素荒漠之中,沿着黄沙掩埋的陕北榆林长城一侧行走。临近中午时,长城在一个墩台前突然消失,只见脚下望不到尽头的沙地猛地裂开一条大沟。沟内清溪淙淙,绿树成荫,阡陌纵横。紧贴溪水一侧的台地上,还坐落着几处窑洞院子。
当我们筋疲力尽地走下沟谷的陡坡,进入这个“世外桃源”时,一位名叫王德彪的老汉走出窑洞,让我们受到了最隆重的款待:不仅有猪肉、美酒、新鲜蔬菜,最令人惊讶的是,连吃好几天方便面的我们,竟然吃到了王老汉自家地里种的大米。
王德彪老汉的家位于陕西榆林市榆阳区的窄河则村,这个村就在长城脚下的毛乌素沙地里。能吃到长城脚下出产的大米,确实刷新了我对长城的认识。过往对长城的诸多零碎记忆在那一刻一下拼合起来,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画面——我所在的这个地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农牧交错带”。
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发表了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即胡焕庸线)的研究成果。有意思的是,人们发现,在黄土高原地区,胡焕庸线竟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重合。长城就不偏不倚修筑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上,这条线的西北是游牧人的天空,东南则是农耕文明的乐土。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