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原点”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第09期 作者: 单之蔷 

标签: 地质地理   

横断山考察:语言是民族迁徙路线的标记

我对语言研究的兴趣起源于十几年前的一次考察。我和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李星星教授坐在一辆车里,开始在横断山考察,我们的目标是给所谓的“大香格里拉”画个圈。

我们先去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后来又一路南下,到达了云南的泸沽湖,接着再沿川藏线西行奔赴怒江流域。

太阳湖,可可西里腹地中 太阳一样美丽温暖的湖泊
在许多人的想象中,可可西里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但实际上,这里是中国湖泊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众多名叫“某某错”、“某某诺尔”、“某某湖”的美丽湖泊镶嵌在辽阔的大地上。图为位于可可西里腹地的太阳湖(藏语称“莫禾错根”),这是一个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水深超过40米的大淡水湖。在雪山蓝天的映衬下,太阳湖呈现出一种令人目眩神迷的美。在美丽之外,太阳湖也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湖泊——这里是藏羚羊重要的产羔地之一。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田捷砚

在怒江峡谷中有一处名为“东坝”的小村庄,我们住在一户藏民家中。晚上围着火塘,我们和主人聊天。李教授问起了他们对山、河、牛、火塘等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东西怎样称呼,主人一一做了回答。没想到李教授听了很兴奋,立即起身拿来了笔记本,把刚才听到的一一记录下来。随后李教授告诉我:他们是从丹巴那边迁徙过来的。“你怎么知道的?”我问。“刚才他们说的那些常用词的发音与丹巴那里的基本一样。”李教授回答我。这时我才想起李教授这一路走来,不停地询问和记录当地人的语言。原来他在借用语言来研究民族的迁徙。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至此以后在考察中我也尝试着用语言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多年以来,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可可西里考察:利用地名我把可可西里真正的无人区划出来了

在野外考察探险中,收集和分析地名会让你收获很大,有时能解决你用别的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考察中我发现:地名的分布会勾勒出一个民族的文化范围或者说民族影响力的范围。

责任编辑 / 张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