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选择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第01期
标签:
年末寒冬,既是回顾的时刻,也是展望的节点。之所以能一直得到读者青睐,“创新”是我们永远恪守的信仰。作为新年开篇,1月刊更是把“新”作为报道的第一军规。为探秘而潜入千年古矿洞、为圆梦而攀登拉达克的雪山、为了找好看的蘑菇去热带河谷、为拍“贝母之花”去高山流石滩……这些题目虽然空间、题材迥异,但都是我们精挑细选后奉献给读者的“新发现”。
1月刊封面是我们呈给读者的新年第一张面孔。它的出炉过程,有哪些故事呢?

图1出自一篇关注我国西南纳板河热带河谷“大型真菌”的文章。关于真菌,我们平时最熟悉的当然是蘑菇——它们属于“大型真菌”家族。大型真菌的“大”是相对其他真菌而言,其真实尺寸在拍摄时需要动用微距镜头,比如图片上这种娇小可爱的“小黄伞”。“小黄伞”是小皮伞科家族的一种,它们生长在腐木或落叶上,是典型的“腐生菌”。图上的它们显得安静、呆萌,其实它们具有强大的分解落叶的能力,被称作“森林系统的清道夫”。丛林植被,被大光圈虚化成朦胧的背景,逼真地衬出了菌肉的剔透玲珑,拍出了小生物的大世界。

图2的主角是贝母,一个经常出现在中药房里的名词。也许你见过作为药材的贝母,却未必关注过它的真容,尤其是,它开花极美!我国原生贝母有近30种,图中的“梭砂贝母”是其中之一。它生长于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流石滩——开花前,浑身颜色跟灰石几乎同色,到了开花时立刻变得醒目起来,就像照片中的这朵黄花。苍凉的荒山成了小花的背景,它娇小,却高冷。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