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河三角区的动物密码
标签: 生物地理
沱沱河,长江正源,发源于各拉丹冬雪山下的姜根迪如冰川;当曲,长江南源,从长江源区的一片沼泽草甸流出。在流淌300多公里后,沱沱河与同样流淌了300多公里的当曲,在囊极巴陇汇合,之后被称为通天河。沱沱河、当曲、通天河交汇的区域,地形平阔,河道宽浅,流水如发辫。三条流向不同的河流与两侧的山体之间,形成了三个不同地貌的三角区,沱沱河—通天河北岸三角区主要为山地,当曲—通天河区南岸三角区则分布大片沼泽,沱沱河—当曲之间的三角区则以台地为主,我将这个三区域统称为通天河三角区。

由于三个地貌区地形、海拔、水热条件的不同,为不同的野生动物提供了多样化的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成为它们理想的栖息地。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支持下,从2013年开始,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后简称绿色江河)长江源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在通天河三角区开展了野生动物调查。



沱沱河—通天河三角区:雪豹频繁亮相
囊极巴陇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境内,原本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却因沱沱河和当曲在此汇合为通天河,而成为地标性山崖,现在这里还是雪豹的栖息地。2016年,绿色江河长江源保护站的吐旦旦巴和斯球才仁及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连新明博士组成考察队,到沱沱河—通天河三角区开展野生动物调查,发现沱沱河两侧几乎所有的山上都有雪豹出没的痕迹。为了验证这个猜测,考察队尝试在沱沱河两侧的山上安放红外相机。
布置在沱沱河—通天河三角区的红外相机不断为我们带来惊喜,这些影像除了记录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外,也给研究野生动物行为和习性累积了大量资料。其中一台相机记录了一只雪豹在捕猎了一头大岩羊后,将其拖到镜头前约1米的地方,开始享用岩羊大餐的全过程。通过相机记录的影像和日期显示,从5月24日晚上10点雪豹把岩羊拉到镜头前开始,到6月3日早上8点最后一次出现,这只雪豹几乎不分昼夜,每天都出现。原来我以为雪豹只吃新鲜肉,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在雪豹不在的空档,一只狐狸也前来享用岩羊肉,只是狐狸比雪豹警觉多了,每次都匆忙而来,环顾四周后扯下一块肉就跑。期间也有岩羊过来吃草,对同伴的尸体视而不见,最后一头大岩羊只留下一对大角和一堆皮毛。11天内,相机拍下600多张图片和100多组合计100分钟的视频——这也许是迄今所知雪豹进食最完整的记录。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