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魂之舟
蒲江惊现战国船棺群
标签: 考古地理

一叶扁舟,抵达灵魂的彼岸
在蒲江人看来,盐井沟是个神奇的地方,几十年来,这里发掘过无数的古墓,也留下了许多神秘的传说。2016年9月,盐井沟又传来消息,一处规模庞大的船棺群被发现,50余船棺有望创下中国考古新纪录。盐井沟既是一个地名,又是一条河的名字,源头位于蒲江城南长秋山一条山沟中,后来溪水干涸了,老百姓仍把溪水曾经流淌的地方称为盐井沟。
我来到盐井沟时,一块足球场大小的场地已被揭开,地上排列着20余座古墓,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不远处划出一个个狭长的长方形,那是尚未发掘的区域。墓地中部,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蒲江县文物管理研究所正对M16号墓进行清理,工人在棺盖绑上麻绳,六个汉子一起用力,才将重逾半吨、长约7米的棺盖抬出墓穴。

白玉龙蹲在一旁,仔细打量着棺中文物,厚厚的淤泥中,一把柳叶剑露出了半截,在棺身中部,他又发现一大把箭镞,箭头依旧闪着寒光,仿佛刚从器械库拿出来一般。这座古墓还出土了弩机、铜钺、铜矛等兵器,如同一座兵器库,墓主的尸骨早已荡然无存,看得出来,他曾经是位剽悍的武士。白玉龙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曾参加过成都商业街船棺、蒲江飞龙村船棺的发掘。

临近的M28号墓的棺室中,一件“V”形铜璜半掩在淤泥中,表面的斜线纹隐约可见。璜是商周时期王公贵族的佩饰,铜璜则是西南少数部族模仿玉璜制成的;另一件圆形铜铃中塞满了泥土,四川战国时代的铜铃常用作杖首,下接木杖,可能是巫师或者部落首领的权杖。木棺角落散落着七八个圜底陶罐,棺盖早年坍塌,陶罐已四分五裂,淤泥填塞其中。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