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铁路建筑群
“T”字形的开放式俄式建筑博物馆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第01期 作者: 赵力 高飞

昂昂溪机车乘务员工公寓
滨洲线
昂昂溪满语为“雁多”之意,是大雁栖息的地方。昂昂溪站建于1900年,1903年正式营业,时为二等站,作为中东铁路西部线重要的枢纽站区,大批来自俄国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入驻此地,车站附近建设了大量的办公和居住建筑。图为昂昂溪机车乘务员公寓,建筑整体风格淡雅,墙体淡黄素朴,仅在檐下和窗券略施装饰。皑皑白雪中,显得十分肃穆、典雅。
滨洲线
昂昂溪满语为“雁多”之意,是大雁栖息的地方。昂昂溪站建于1900年,1903年正式营业,时为二等站,作为中东铁路西部线重要的枢纽站区,大批来自俄国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入驻此地,车站附近建设了大量的办公和居住建筑。图为昂昂溪机车乘务员公寓,建筑整体风格淡雅,墙体淡黄素朴,仅在檐下和窗券略施装饰。皑皑白雪中,显得十分肃穆、典雅。
我对中东铁路建筑群的认识,始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的花园街区。
那是2010年,我被安排与日本千叶大学的研究生一起对这片街区进行设计改造,以便为未来街区保护和社区环境改造提出合理的建议。这片前中东铁路的职工宿舍,因房子的墙体大多数被漆成柔和的米黄色,被我们亲切地称之为“黄房子”。
米黄色,是中东铁路沿线建筑群的主流色彩。在天寒地冻的东北,皑皑白雪中除了少许苍松翠柏等常绿植物外,更需要视觉中多些美感和暖意的点缀。建筑外部米黄色的运用,充分营造了一种温暖的气氛,以对比和互补的方式呼应了寒冷凋敝的冬季景观。
在周边一片灰色沉闷的钢筋水泥建筑中,花园街区的这片“黄房子”独具视觉活力和艺术风情:黄色的建筑立面,红色的铁皮屋顶,红砖砌筑的窗楣与山墙装饰,搭配墨绿色的雨搭和原木色的门斗,再加上精致的木质太阳间,在一棵棵古榆树的衬托下,构成一幅特有的田园风景画。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