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贝母当药吃是焚琴煮鹤
它们的花惊艳众生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第01期 作者: 赵耀 

标签: 农业地理   

大家对“贝母”这个词并不陌生,可很少有人见过它们被炮制成药材之前的真实样貌。在西方园艺界,各种贝母被视为重要的观赏花卉,娇美的容颜令人赞叹;我国境内原生的贝母接近30种,它们各自有着不同风格与气质的美。本文作者通过大量的考察和采访,为我们带回那些花儿的故事。
4月初,湖北恩施建始县花坪镇田地中种植的贝母纷纷绽放。作为药用植物,人们大多只关注贝母的疗效,却忽略了它们花朵的美丽。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田代明

雾霾笼罩着北京城,久久不散。一周加班,让我不停地咳嗽。我想起之前朋友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带给我的川贝母,说咳嗽时把它研磨成粉,放梨或者苹果中加蜂蜜蒸着吃,疗效甚好。

我仔细观看,每颗川贝母大小不同,有的绿豆大小,也有的大如黄豆。川贝的球粒由两瓣鳞叶构成,大瓣紧抱着小瓣,未抱拢的部分呈新月状——朋友送我时说这叫“怀中抱月”。

我捡了粒最小的川贝母放到嘴里咀嚼,口感像是块脆干的旺仔小馒头。继续嚼,一股苦涩之味由轻微逐渐变得浓郁。想起儿时感冒干咳时喝的川贝咳嗽糖浆,那简直是记忆中味道最特殊的甜食。今天一粒纯正的川贝生吃下肚,我才知道那甜味全部来自糖和蜂蜜,实与贝母没有半毛钱关系——童年的这点美好记忆刹那间灰飞烟灭。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浙贝母收获时的场景。浙贝母又名象贝母,图中可以看到,其鳞茎较大,通常被切片干制后入药。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姚峰

浙贝母?江南花园中的偶遇,让我再难忘记它的容颜

次日出差杭州。西湖畔没有雾霾,游人如织但却空气清新。在西湖畔的杭州植物园,我见到神往已久的好友清嘉。她虽非植物学专业出身,却是微博上赫赫有名的花卉鉴定高手。

责任编辑 / 高新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