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儿山
海拔6000米级的登山训练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第12期 作者: 李果 

标签: 地理人物   

近几年来,位于川西的雀儿山一改雪山“高冷”的气质,便利的交通、密布的冰裂缝和成熟的商业登山协作,吸引着大批登山者前往,成为登山者攀登技术型雪山(需要借助登山装备,掌握一定登山技术才能攀登的雪山)的首选山峰。本刊特派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背负无人机前往雀儿山拍摄,为您呈现一条蔚为壮观的登顶之路。
这是雀儿山冲顶路段,连接主峰的是一条刃脊,两边是悬崖,行走极为困难。领队会提前登上去打保护站,登山绳穿过这些保护锁,形成一条保险绳,后续登山队员沿着这条保护绳一步步冲顶。有时甚至需要跨坐在刃脊上,然后跪着一点点往顶峰上挪。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宋陇尧

雀儿山是攀登7000米级雪山前的首选山峰

雀儿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是极少数以鸟来命名的雪山,它的藏语意思同样和鸟相关——藏名“措拉”,意为大鸟羽翼。雀儿山是横断山冰川区最北部的一座雪山,主峰海拔6168米,是横断山脉的第四高峰。在横断山区海拔6000米级的雪山中,雀儿山是登山爱好者的心头好。相对于山脊陡峻且仍然是处女峰的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和迄今为止只有26人登顶的四姑娘山幺妹峰(海拔6250米),雀儿山的山体显得更缓和,登山路线和高山营地的选择更容易。雀儿山的交通也十分便利,山脚下的新路海风景区距甘孜县100公里,距德格县98公里,从新路海景区大门只需徒步3小时便可到达雀儿山登山大本营。

为了很好地表现在刃脊上行走,这次本刊特派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带上了航拍器,登山领队罗罗与吴冠炜双人结组在登山线路侧面山峰攀登,这是一处位于C1和C2之间的冰裂缝区域,极为危险,罗罗背着本刊特派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吴冠炜的航拍器缓缓走过冰裂缝之间的刃脊。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天弓
吴冠炜到达拍摄机位时,开始认真检查航拍器,在海拔高、气温低的情况下航拍有很多风险,比如风大,这么小的航拍器容易坠机;另外,高海拔的温度低,电池的续航能力会大大衰减。
趁着风力减缓,吴冠炜放飞了航拍器,开始航拍登山队伍。

雀儿山的首登是在1988年9月24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日本神户大学组成的联合登山队,共10名队员分两批沿北坡首次登顶,当时共用时近3个月。第二次是1997年英国人登顶,其中队员Mick Fowler获得2002年度的金冰镐奖(也被称为登山界的奥斯卡,奖励当年最出色的攀登者),是世界顶尖级登山家。第三次是2002年8月,两位韩国人成功登顶。

其后十几年间,中国民间登山队曾多次攀登雀儿山,但最高只攀登至海拔5500米处。随着国内的登山爱好者越来越多,民间登山队再次把目光锁定到雀儿山。2003年7月,由登山家马一桦和曾山带领的登山队6人成功登顶,随后公开了大量详细的照片资料。从此,大批民间登山爱好者趋之若鹜,每年攀登雀儿山的人数不断增长。据民间登山俱乐部的粗略统计,近几年每年攀登雀儿山的总人数约三四百人。

崔之久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中国现代冰川研究的先行者
雀儿山冰川是活动性强的海洋性冰川
雀儿山位于中国海洋性冰川分布区的北界边缘,冰川发育状况和植被景观都显示出了海洋性冰川的特点。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和同事们曾在中午时分,在雀儿山脚下的冰川堰塞湖—新路海中游泳,湖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并不冷,湖边的针叶林茂密这里出现雪山和针叶林并存的奇景并不是偶然的。在川西横断山地,印度洋暖湿气流可以沿着怒江、金沙江、澜沧江等南北向峡谷运输水汽,到达海拔4000米甚至更高的山体,使得这一广大地区的森林带沿河谷而上。它们同样是冰川发育的水汽来源,所以雀儿山发育了海洋性山地冰川,特点是冰川积累量较大,冰川温度较高,厚度较大,流速也较快,冰川下侵蚀也比较强。冰川的冻融作用较强,融水量大,所以才形成面积很大的新路海冰川终碛堰塞湖。总之,雀儿山冰川的稳定性较差,活动性强,冰裂缝较多且类型复杂,这些都会给登山活动带来挑战和影响。
横断山区拥有丰富的冰川资源,从中国东部往西部走,遇到的第一座终年雪山便是岷山山脉的雪宝顶,继续往西便是邛崃山脉的四姑娘山,大雪山山脉的主峰贡嘎山,本文所写的雀儿山地处四川与西藏交界的金沙江畔。除此之外,横断山区还有很多有名无名的冰川,其中不少是登山爱好者常去的地方。从冰川形态类型看,雀儿山是典型的山谷冰川,山谷冰川主要分布于高纬地区和中纬度的高山区,常年积雪覆盖,只有这种类型的冰川才能形成角峰、刃脊等冰川地貌。绘图/谭希光
冰川地貌形成示意图

现在,攀登雀儿山主要有两种组织方式,第一是自主攀登,即由两位或者多位攀登者搭档,在不借助高山协作的情况下完成登顶。第二种是商业攀登,即参加盈利性的登山公司的团队,在登山过程中由登山协作给予登山者任何方式的必要帮助。国内的登山运动发展得晚,登山经验少,线路复杂,更多的人需要在登山协作的协助下完成登顶。自马一桦首次把雀儿山的攀登作为商业活动开展以来,商业攀登雀儿山至今已有13年之久。

责任编辑 / 康静 刘乾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