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红线 感受纵横中国的变奏之美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第11期 作者: 羽见 

标签: 基础地理   观点地理   

地点:宁夏同心县城去预旺镇的路上
苍茫的黄土山梁,一眼望不到边,虽说这些年已经实行退耕还林,但山上并没有多少绿色,尤其到了秋天。附近的村庄有不少已经废弃,并搬迁别处了,路上行人极少。作者行走的这一带,大多是人们搬迁前种过的庄稼地,还能分辨出当年耕种的痕迹。因为今年天旱,很多蒿草的顶部枯死,只有根部在顽强地存活。山梁间的沟壑很深,一些崖面很是陡峭,有的甚至有数丈高,都是雨水丰沛时留下的痕迹。这些沟壑,大人不让小孩子轻易靠近,因为土质松软,随时都有掉下去的可能。这里的黄土层据说厚近百米,方圆几公里不产一颗石子,没有一粒沙,当地老百姓用沙要到十几公里外的沙河(一条季节河)里去拉。因此,沙石在这里很是金贵。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葛蔼

长征之路:纵横中国腹地的“大标尺”

80年前的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亘古罕见的壮举——长征。地图上的红军长征路线,像一条捆绑松散的麻绳,在大地上盘旋扭动。尽管看起来略显凌乱,但长征路线总体上以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的行走路线为主要脉络。我们平时所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说的就是红一方面军的行走里程,我们的“走红线”,即中央红军行走的长征路线,本版块的线路是以此为基础而设计的。

红一方面军的行进路线,在地图上大致呈“L”形铺开——这个“L”,仿佛一把巨型的尺子,平躺在大地上,在丈量着壮美的万里河山。

它,先是大致沿着北纬26度线,沿着五岭(南岭)山脉从东向西行进,然后穿越云贵高原,到了四川突然掉头向北,一路从川西山地行进,跨越岷山,最终奔向陕甘红色根据地所在的黄土高原。这条大尺度路线东西一横,南北一纵,先后穿越五岭山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川西山地和黄土高原——它们跨东西、贯南北,几乎浓缩了中国大地上的各类景观,包含了大江南北的各种风情。

红军尽可能地在穿越各个省区的边缘地带,有的长征路线几乎就是沿着省级行政区界在穿行。纪录片导演左力先生,十年前拍摄了一部大型纪录片,很多取景地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当时他感慨:“当年红军为了躲避敌军的围追堵截,竟然一不小心把中国最为瑰丽的风光给串联起来了!”他说的没错,因为这些边缘地带,往往隐藏着中国最不易被发现的秘境。也正是这些省区交界地带,有着腹心地带没有的特有人文现象。仅以红一方面军而论,共跨越11个省区,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今年正值红军长征结束80周年,我们的“慢行中国”专辑,将这条“L”形路线推出,并分四个小组实地体验,称为“走红线”。打开红军长征地图,我们可以发现:从贵州遵义到四川金沙江渡口一带,行军路线来回盘旋迂回,情况十分复杂,很难找出一条固定的慢步线路,其他地区的线路则比较容易确定。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