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东北小镇中, 竟然隐藏着大量的 “日本国蝶”
——南杂木镇大紫蛱蝶考察记
标签: 生物地理

那些宝石般美丽的大紫蛱蝶标本究竟来自哪里,成了长久以来困扰我的一个谜题

关于自然世界的启蒙,于我来说,并不是急速奔跑的非洲猎豹、扭打在一起的大猩猩、围捕角马的雄狮……虽然在儿时那个信息贫乏的年代,央视《动物世界》的片头音乐一旦响起,我就会兴奋起来,眼睛紧盯着电视荧屏,生怕错过每一个画面。但我关于大自然最初的记忆和兴趣则要上溯到更早,那是孩童时于田野中看到的闪烁飞舞的黄色小粉蝶,正是在追逐它们的过程中,我迈出了自己对自然世界探索的第一步。
中学时,第一次在公园纪念品商店里看到用蝴蝶做成的标本框时,我就像一个发现宝石矿的人,完全震惊了。我在柜台前徘徊,反反复复地打量着这些艺术品般的神奇之物,突然一道蓝光在眼角闪过,定睛望过去,那是一种黑蓝相间的蝴蝶,外形并不妖娆夸张,翅形中规中矩,翅面上的颜色却会随着角度变化而呈现出从深蓝到宝石蓝甚至紫色的魅惑色彩,标签上写着它的名字——大紫蛱蝶,我感到新奇不已,看了看价格牌,一个标本框里包含9只蝴蝶,标价不过十几元,就和普通的小粉蝶标本放在一起。
事后,我查找了很多有关大紫蛱蝶的资料,了解到它们最早是在日本神奈川县被一个叫佐佐木忠次郎的人发现并命名的,这种蝴蝶的雄蝶翅基部位约占整个翅面二分之一为带有金属光泽的蓝色,而且在某些角度下会闪烁出神秘的紫色虹彩,与象征君主高贵神圣的颜色——紫色相契合,因此被命名为“紫”蛱蝶,在日本还有着“紫衣天皇”的美称。日本人非常珍爱大紫蛱蝶,并在上世纪50年代把它评选为日本“国蝶”。曾经在日本北到北海道,南到宫崎县的广大范围内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只是后来因为栖息地的破坏,在日本大紫蛱蝶已经越来越少见到了。可为什么我看到的大紫蛱蝶标本却毫无珍贵之感,而价格只能称为低廉呢?
开始时我把这种矛盾的现象归因于在整个东亚地区大紫蛱蝶是广布种,虽然在日本比较少见了,但在日本之外的朝鲜半岛、中国以及越南、老挝北部等地,大紫蛱蝶都有分布,并不珍稀。后来,我发现问题可能没那么简单。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