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选择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第10期

标签:

慢步中国,是我们这期的主旨。在选封面的微博讨论区,一些网友将“慢步”和“漫步”当作了一回事儿,实际上这两个词大不相同。“漫步”强调的是漫无目的地走;“慢步”强调的是“慢”,放慢速度的行走。

我们做《慢步中国》专辑,首先想强调的就是“慢”,“慢”是一种态度和生活方式。当年我们提倡“深圳速度”,那时中国处在白手起家的阶段,当然要强调速度。但今天中国人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们需要慢下来,让灵魂跟上我们的脚步。慢下来才能真切地欣赏自然之美,才能仔细地品味生活真味,才能让生命充实而有意义,才能更加深入地体验中国和认识中国。坐在汽车上的匆匆而过,你可能只会获得一个粗浅的印象,当你骑着自行车或者徒步走过时,你会感受到不一样的精彩。为此,编辑部精心挑选、策划了多条线路,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内容极其丰富,在本期我们先推出了其中4条:走棱线(中国地势三大阶梯的分界线)、走脊线(山脊线)、走胡线(胡焕庸线)、走岸线(海岸线)。此外,还有走轮廓、走海岛、走“红”线等等,敬请期待下期。

封面1
封面2

这期的4个备选封面分别出自四条线路。封面1是“走胡线”东北段的体验者徒步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草原与荒漠交错地带,胡焕庸线不仅是人口分界线,也是我国许多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分界线,如林草分界线、农牧分界线等。封面2是“走脊线”秦岭鳌山至太白山穿越路线中的一段,因为要穿过第四纪冰川造成的石海,这段路线非常艰险。封面3是“走岸线”闽浙段温岭石塘半岛上的岸段,海浪和岩石的交锋,造就了海岸曲折壮烈之美,一条新修建的道路沿着海岸在山崖上蜿蜒。封面4是“走棱线”体验者穿越新疆克勒青河谷段时在加舒尔布鲁木冰川的营地,只有极少数的徒步者才会深入这里,一睹冰川的壮丽。

封面3
封面4

封面2和封面4景观足够震撼,人与自然的结合也非常好,但能攀上山脊或者深入冰川的徒步者,在现阶段毕竟还是少数,对大多数慢行者来说这两个封面亲和力不够;封面3的山海交汇、道路蜿蜒,勾画出了一幅美妙的画面,但是画面里缺少了至关重要的人的因素。最终我们选择了封面1,它的画面初看并不特别抓人,但仔细品味,大地上慢行者小小的身形与投射在地面上长长的身影,构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感,而从他们迈开腿、大步走的身姿中,又能感受到慢步的惬意。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