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棱线:变“左手荒漠,右手昆仑”为现实
暴走国道315线且末—若羌段

作者李志刚冒雨走在新疆且末至江尕勒萨依的老国道315线上。由于连日阴雨天气,雨水混合沙子,冲刷堆积在公路上。在沙漠公路上,这种雨水混合泥沙堆积在马路上的场面非常罕见。为尽可能靠近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棱线),作者选择了更靠近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老国道315线。一路徒步而行,突如其来的罕见暴雨,为本次徒步增添了许多特殊而难得的体验。

70后“疆二代”,定居新疆伊犁。当过农民,站过讲台,跑过记者,现又回归乡野,居天山脚下伊犁河南岸一座小村庄。喜用脚步丈量祖国之大,痴迷夜半于旷野帐篷里听风啸雪鸣。相信:不会写文章的“强驴”不是好运动员,不会玩徒步的记者不是好体验师。

新疆喀什人,自由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从事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近二十年,风餐露宿跑遍南疆搞创作。入荒野,寻古道,以苍茫天地为床,在村落街巷寻真情故事;探河源,走冰川,以大漠雪山为枕,在风尘绝境觅旷世景观。长期行走与拍摄,积累的不光是素材和经验,更有感悟与情怀。
315国道新疆段:一条可嗅到最浓烈的冰川与沙漠混合气息的景观大道
我出生在新疆,从小听到关于新疆地貌景观最多的描述就是“三山夹两盆”。其实,我更愿意称这种地貌为“三冰夹两火”,它就像是一个冰与火组合成的“三明治”。这是因为:三山——从南到北的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都分布有大面积冰川;两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都有大面积“火盆”般的沙漠。因此这种地貌特征,就像是冰与火组合起来的“三明治”——三层寒冰夹着两层热沙。造物主就是这么神奇,干旱与湿润,炎热与寒冷,居然像俄罗斯套娃一般,不可思议地被一层层嵌套在一起。

国道315线新疆段沿中国着名的山脉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北坡修建,处于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棱线)的北侧。沿315老线且末—若羌段自西向东徒步,就是走在一条欣赏棱线两侧景观的大道上。这条国道两侧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地理景观,南侧是皑皑白雪、山峰连绵的高原地貌,北侧是漫漫黄沙、浩瀚无边的干旱荒漠景观。
11年前,我曾驾车走过国道315线新疆段,体验到了这块“冰火三明治”的一点独特味道。315线起点在青海西宁,终点为新疆喀什,全程3063公里。按照国道命名的规律,凡以“3”开头的都是东西走向,315线便是一条穿越新疆与青海的国道。打开地图,我还发现,这条沿昆仑山北侧、塔里木盆地南缘修建的公路,恰巧处于中国地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与第二级阶梯(塔里木盆地等)的分界线——即所谓的“棱线”附近。
在315线上行走,就像是在“冰火三明治”的夹层边缘游走。当时,315线刚修好,由于路面还没压实,越野车行驶在路上,就像是沙浪上的滑板一样上下起伏。我顶着炎炎烈日和沙尘,一路从喀什冲到若羌。偶尔抬头,车右侧昆仑山上的白色雪峰一闪而过。由于315线穿越的还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这条公路也像一根红线,将沿途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串连了起来。

且末县和若羌县的南部是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部是沙漠,都是典型的极端干旱区,在整个西北干旱区,这里也是以干旱着称。受大气环流影响,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坡自西向东气候愈加干燥,至且末—若羌一带达到干旱高峰。且末至若羌的国道315线,是沿着山前倾斜平原为走向,沿途除少量村舍和古河道胡杨林外,基本都是在荒漠中行进,植被以旱生和超旱生的低矮灌木为主。
要说起来,在新疆,像315线一样能同时欣赏冰川与沙漠景观的大道,还有国道314线,它穿行在塔里木盆地的北侧、天山的南麓。不过,上述两条公路,由于背靠山脉的不同,所欣赏到的景观也有所差异:从冰川分布面积来说,昆仑山脉要比天山山脉大得多。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沈永平告诉我:“冰川统计数据包括冰川面积、长度和体积,只有冰川面积比较好统计。如果论面积,在中国所有山脉中,昆仑山的冰川面积最大,达11000多平方公里。”因此,315线新疆段,是一条可以同时欣赏中国冰川分布面积最大山脉——昆仑山脉与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两种景观的大道。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