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的魅力
标签: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当我登上巴丹吉林沙漠最高大的沙山——必鲁图时,我的徒步目标实现了,全世界已经没有比这更高的沙山了。但这并不是我此次徒步的最大收获,在沙脊的尽头,一根插在沙中的木棍吸引了我,我走过去,发现上边刻着“看到即是缘”和一串电话号码。后来我竟然打通了电话,知道了电话另一边的徒步故事。这便是徒步的魅力——“偶遇”陌生人,体验一场不一样的沟通与交往。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宋文
徒步者就是要抵抗“去远”与“拉近”
近些年来,徒步开始流行起来,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徒步中来,一些城市的周边开始悄然出现步道系统。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本来就是距离的消失,地球村的出现。千里万里,瞬间即可沟通,空间被压缩了。有人说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就是“去远”和“拉近”。但徒步作为一种时尚的出现,好像是对现代社会空间压缩的一种反抗。徒步不是有意将压缩的空间“拉长”吗?现代科技要“去远”,徒步者显然是“求远”。有一次我去黄山,本来有缆车可乘,我偏选择徒步,一上一下,一天的时间过去了。记得下山时,一步一顿,眼前的路好像永无尽头。去张家界、泰山等地都是如此,去张家界那次记忆深刻,由于拒乘缆车,回程天色已晚,走在漆黑的森林小路中,美丽的萤火虫漫天飞舞,如豆的萤火一闪一闪,好像要为我照亮世界。
他这不是“徒步”,应该叫“散步”
尽管我有过许多徒步的经历,甚至有过一些极端的徒步体验,但对徒步我过去没有认真思索过,今天的思考也只是初步。
首先我得搞清什么叫徒步(还有一个词:骑行,和徒步意义相似)。这个“徒步”显然已经不是字典中它的含义了,而是一个新创造出来的概念。它是人生中的事件,是有计划的行动,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有自己的一套思想观念做支撑。
有一天晚饭后,我碰到了邻居,他刚从外面散步回来,他说每天晚饭后都要走上一万步,然后给我看了看手中的计步器。但我知道他这不是徒步,应该叫散步。徒步首先要做到“离开”:离开家,离开工作场所,离开你习以为常的环境,在异地暂时逗留一段时间。所以徒步要离开“惯常的环境”,进入“非惯常环境”。这几点不也是旅游的特征吗?的确。我理解的“徒步”,是旅游的一种特殊类型。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