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钳嘴鹳
来到中国的鸟类新移民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第07期 作者: 韩联宪 韩奔 杨亚非
标签: 生物地理

我第一次看见亚洲钳嘴鹳(Anastomus oscitans),是1992年春季在泰国曼谷郊区的一片湿地,那时我正在泰国的马恒东大学进行短期访问。这种大型涉禽形状奇特的喙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时,中国还没有关于这种鸟的科学观察记录,查阅资料,得知它们是“栖息于南亚和东南亚热带地区的大型涉禽,学名亚洲钳嘴鹳”,主要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地。
没想到20多年后的今天,我的专业工作再次与这种鸟联系在一起——继多年前的一面之缘后,现在在中国云南一些地方见到这种鸟已经很寻常了,因为亚洲钳嘴鹳竟然成为了中国鸟类的“新移民”,它们一连数年,成群结队地出现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多个地点。最近几年,我们在云南持续追踪、记录这些“怪嘴”鹳,对它们的生态行为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
亚洲钳嘴鹳竟然来到中国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怪嘴鹳曾是非常陌生的。中国的第一笔观察记录,是2006年10月3日北京观鸟爱好者王逸天在云南洱源西湖拍摄到的单只亚洲钳嘴鹳照片。他不认识这种鸟,便将图片上传到网络。我恰好看到了这张照片,心中不禁一动,亚洲钳嘴鹳竟然来到中国了!
2010年春天,云南临沧市镇康县林业局的熊生相先生给我打电话,说最近有些黑白相间、大嘴长腿的鸟出现在县城周边的鱼塘和稻田中,当地人从未见过这种鸟,想请我帮助鉴定种类。放下电话我寻思,镇康县位于云南西南部,毗邻缅甸,这些大嘴长腿的鸟很可能是亚洲钳嘴鹳。打开邮件里的图片一看,果然是它们。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