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盈江或是中国犀鸟最后一片乐土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第05期 作者: 韩联宪 韩奔
标签: 生物地理

“唰、唰、唰”,远处传来的巨大响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一只全长一米多的雄鸟飞来。它先停在附近的树上,用叫声通知洞中的雌鸟。巢洞几乎是完全封闭的,只有一条很窄的缝隙,雌鸟从窄缝中回应了雄鸟。雄鸟听到回应后飞落洞口,把采来的野果和昆虫从嗉囊中反刍出来,喂给雌鸟。接着雄鸟又飞去采集食物,每60分钟回来喂食一次……
这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大谷地村附近的一个沟谷,一对双角犀鸟正在育雏。我们在巢树附近的隐蔽棚里观察拍摄。
在鸟类分类体系中,双角犀鸟隶属犀鸟科。犀鸟形态奇特,数量稀少,它们通常只会栖息在生境质量很高的健康的热带森林中,有着独特的营巢和育雏方式。目前世界上有31种犀鸟栖息于亚洲,24种分布在非洲,大部分生活在热带雨林。在中国,仅有过双角、冠斑、花冠皱盔、白喉小盔、棕颈5种犀鸟的记录,它们仅分布于广西西南部、云南南部和中部及西藏东南部的墨脱县。不仅分布区狭窄,种群数量还极其稀少,虽无相对准确的个体数量统计数据,但学者公认它们是中国最为罕见的鸟类之一。

犀鸟一生不换配偶,“夫妇俩”一起抚养后代
犀鸟是“一夫一妻”制,它们一生不换配偶,在印度尼西亚的松巴岛,人们将犀鸟看作忠贞的象征。它们有着独特的营巢和孵卵育雏习性,大多是“夫妇俩”一起养育后代。有关犀鸟的研究,主要是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学者在各自国家开展,中国鸟类学界对犀鸟没有任何系统的生态研究,对其行为了解甚少,国内相关的文献资料也很有限。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