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赛能从青藏高原上的丹霞秘境变为我国国家公园的示范吗?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是为数不多获得国际公认的以汉语拼音为前缀词的地理学词汇。到2009年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批准设立“IAG丹霞地貌工作组”时,它才真正走上国际学术舞台。但对中国人来说,丹霞并不陌生。1928年冯景兰、陈国达等人在对广东仁化丹霞山及华南红层地貌做了大量研究后,便以最具代表性的丹霞山命名了这一地貌;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专辑中也评出了“中国最美七大丹霞”;2010年,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六处以“中国丹霞”捆绑申遗成功,成为了我国第40项世界遗产。
这种带着深刻中国烙印的地貌,虽然在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都有,但在中国分布最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这种地貌了解和关注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丹霞景观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截至2015年7月,中山大学原地理系主任黄进统计的我国丹霞地貌已达1003处,分布在全国28个省区市,从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一直延伸到青藏高原高寒区。而此时我脚下站立的这片“红石之地”——昂赛,就是一处新发现的丹霞地貌景观。


邂逅“红石之地”,藏在“地理空白”区里的惊人美丽
昂赛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下辖的一个乡,属于澜沧江的江源区。在很长时间里,这里都是一个从外界不容易进入的“地理空白”区,自我走上科学考察青藏高原之路后,也多次与这里擦肩而过。
2014年8月,我参加了一次对澜沧江源进行的科考活动。考察期间,杂多县县长才旦周从手机里翻出几张昂赛的照片给我看,说这里有奇特的红色巨石,构成了非常稀奇的景观,希望我能去看看。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