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
能从中国古老的油坊中走向世界吗?
标签: 生物地理

每到11月,福建省闽清县溪源村里这座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老油坊就开始忙碌起来。从天蒙蒙亮开始直到暮色四合,古旧的老房子里,简陋的木质工具吱吱呀呀地运转不停,工人们虽然忙得脚不沾地,却依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长顺油坊,古老榨油坊的一个活标本
福建省闽清县溪源村,福州市东面50公里外的一个小山村,凌晨5点25分,天色漆黑,张宗明就翻身起床了。福州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但雨季和冬季一同来临,山区阴湿寒冷,1月份也要穿上毛衣或棉衣。张宗明的家坐落在山坡上一栋数家共用的宅院里,没有门墙,寒气直灌入房间。俯视下方溪谷,整个村子还蜷缩在睡梦中,他打开手电筒,向上游不远的榨油坊走去。
溪源村的长顺油坊远近闻名,它是闽清县唯一一家仍在使用的传统技艺的榨油坊。作为油坊主,63岁的张宗明每年从小雪节气开始,要忙上整整两个月。一车车熟透的茶籽从各村运来,进入油坊,压榨出金黄的茶油。
“我们每天工作时间平均是15个小时。”身材消瘦、一口福州腔的张宗明说,“大家都愿意来我这里榨油,两个月前就预订好了,排着队。都乡里乡亲的,我不能拒绝呀。”
油坊坐落在溪边,一幢热气腾腾的孤独房屋,被芭蕉、翠竹和油茶林包围。油坊的门前原有一座大水车,三十年前朽坏了,于是改用电力。张宗明指给我看干涸的水渠,描述水车如何带动碾车。水是南方传统手工作坊——包括砻谷、碾米、磨粉、榨油业等的主要动力,在过去南方几乎所有的作坊都临溪而建,有个标志性的大水车。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