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湖链
串起一段冰消水涨的地质史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第03期 作者: 叶山 

标签: 水文地理   

北美洲是一个湖泊星罗棋布且大湖众多的大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二十个湖泊中,北美洲的湖泊就占了十席。从空中俯瞰,你会发现,从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到加拿大的西北角,十几个大湖连成了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弧线,贯穿了整个北美大陆。是什么力量将这些体量巨大的湖泊穿在了这条弧形链条上?这些大湖的成因是不是相互关联?翻开漫长的地质史卷,作者和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湖泊是大地上最美丽、最生动的景物。它是大地的眼睛;凝望着湖水的人可以测量自身天性的深浅。沿岸濒水而生的树木是它的修长睫毛,而周围郁郁葱葱的群山和悬崖则是它厚重的眉毛。”这段文字出自于《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自耕自食地隐居时的所见所感。

2013年的初春,我终于来到了波士顿北郊的瓦尔登湖。暴风雪席卷了美国东部,我看到整个瓦尔登湖的湖面都冻出了一层淡蓝色的冰,冰层上夹杂着美丽的暗纹,和160年前梭罗看到的风景一模一样。空气的流动声和树枝的摇晃声在空中混响,透过低云,琥珀色阳光和树梢上刚刚醒来的新绿相互映衬。

第四纪冰川退却时留下的瓦尔登湖,成为了美国人心中的“桃花源”
瓦尔登湖的湖水既深邃又纯洁,像是清澈而青翠的深井,湖岸交替出现的红色、绿色和黄色的秋叶倒映在镜面般的湖水中,这便是美国作家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其实,瓦尔登湖不大也不算深,景致也称不上独一无二,若不是因为《瓦尔登湖》这本传世之作,这个林木环抱、人迹罕至的小型冰川湖可能至今都默默无闻。正是因为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体验了自耕自食的隐居生活,并且开创性地表达了对工业革命造成环境破坏的担忧,瓦尔登湖才被世人所知,成为美国国家历史遗址,并被认为是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诞生地。瓦尔登湖隐秘与澄净的气质吸引了游客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寻找他们心中的“桃花源”。

从1854年《瓦尔登湖》面世至今,很多人从生态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解析了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但很少有人从地理的角度来描述瓦尔登湖的形成。其实,面积只有1.36平方公里的瓦尔登湖不深也不大,若不是梭罗让它闻名天下,它只不过是波士顿附近众多小湖中普通的一个。这些小湖是典型的锅穴湖,是被沉积物围绕的小型浅水冰川湖,形成于一万年前覆盖北美大陆的劳伦冰原(又译劳伦泰德冰盖)退却的时期。在冰原退缩的过程中,一些冰块从冰川上脱落下来,停留在原地,当冰川的融水流过独立的冰体时,流水带来的沉积物会把冰体部分或完全掩埋。冰体融化之后会在身下的沉积物上留下坑洼,冰体融水填充在坑里便成了湖,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很多小型冰川湖都是这样形成的。

从地质学的角度解释瓦尔登湖的成因:它是一种锅穴湖
绘图展示了锅穴湖的成因:埋藏在沉积层中的独立冰块融化后,包裹冰块的沉积物塌陷,从而形成了被冰块融水填充的洼池。地质学家赋予了这种独立冰块一个形象的名字:死冰块(dead ice),意思是从流动的冰川上脱落下来,停留在原地的小型冰块。因为冰块融化时,棱角会逐渐消失,具有变圆的趋势,所以大多数锅穴湖都呈圆形。锅穴湖的直径从5米到13公里不等,深度一般不超过45米,可以说是一种小型浅水冰川湖。第四纪冰期时,覆盖北美大陆北部的巨大冰原在向北退缩的过程中,无数冰块从主冰川上脱落,融化之后便形成了遍布美国北部和加拿大的锅穴湖,美国波士顿北郊的瓦尔登湖便是典型的锅穴湖。绘图/白泽

随着对瓦尔登湖了解的逐渐深入,一卷磅礴大气的地质史诗在我面前铺展开来,揭示了北美洲的诸多湖泊与古冰川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责任编辑 / 何云雯  图片编辑 / 王宁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