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祁山
最后的“三国大戏”在这里上演!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在甘肃省徽县的青泥岭拍下了这张群山间云涛翻滚的画面。青泥岭位于陕甘交界,因为地势高峻、山间雨多云密、泥泞难行而得名,最高峰铁山海拔为1746米。青泥岭中有蜀道穿过,古称陈仓道、故道或散关道,是连接汉中盆地和关中平原的通道,李白的《蜀道难》中“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便是感叹此地地势之险、行路之难。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时,就曾由青泥岭北上夺取陈仓(今陕西宝鸡),或是由此继续向西北进入陇南,攻伐天水等地。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张承荣
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出师表》,矢志北伐。在228年到234年间,蜀汉以小国之姿,一州之地,向占据全面优势的曹魏政权展开一系列军事行动,这就是家喻户晓的“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是文学作品《三国演义》的说法。正史《三国志》里,诸葛亮一共进行了五次北伐,之所以被称为“六出祁山”,是因为罗贯中把建兴八年曹真从子午谷伐蜀一战也计算在内了,但实际上曹真因连绵大雨导致栈道断绝而还师,蜀魏双方并未接触。小说中的“六出祁山”,抑或是史书中的“五伐中原”,堪称三国时代最出彩的一折戏,也是许多三国迷心目中最后的精彩篇章——翻过这一页,似乎三国大戏已经落幕,剩下的都是没有悬念的“垃圾时间”。
书归正传。据《三国志》,五次北伐中,诸葛亮有三次选择了祁山所在的陇右地区(古人以西为右,故称陇山以西为陇右,陇右地区位处黄土高原西部,界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为主攻方向。那么,这个“祁山”所指今天何地?它有什么独特之处,让诸葛亮屡次从这里出师北上?而陇右地区又在三国纷争的大舞台上演绎了哪些传奇?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的“六出祁山”,正史里的五伐中原,可以说是三国最精彩的大戏之一。诸葛亮北伐的数次战役都发生在今天的甘肃东部、四川北部与陕西南部的交会区域。这个区域东枕青藏高原东麓、北靠黄土高原、被秦岭横贯,山岭盆地间杂,河流纵横交错,地势非常复杂。诸葛亮率领的蜀汉军队欲从汉中基地北上攻伐曹魏在关中和中原的势力,就必须要翻过秦岭这条东西走向的天堑。但秦岭并非一路不通,在千山万壑的秦岭腹中,主要有4条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古道循着河谷穿山而过,从东至西分别为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陈仓道。在这4条古道以西,还有一条祁山道(又称陇西道,有学者认为祁山道是陈仓道的分支),从汉中盆地出发,一路向西北而行,穿过秦岭西段中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在礼县祁山镇附近折向东北,一路坦途抵达天水。诸葛亮北伐的真实目的其实是从祁山道出兵占领陇右(今六盘山以西的甘肃东南部)地区,再从高屋建瓴的陇右顺势攻打关中和中原。
蜀汉伐魏,有五条通道可走,为何偏偏选择了祁山所在的陇西道?
对于诸葛亮来说,从汉中基地北上的第一道障碍不是曹魏的兵马,而是横亘关中地区与汉中盆地之间的秦岭山脉。不过,这道天然的屏障并非滴水不漏,而是留出了几条南北向的缝隙,成为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古道。摆在诸葛亮面前的道路大致有五条:最东边的被称为“子午道”,与现代公路G210线路大致重合,是从汉中通长安(今西安)的最近道路;紧挨着子午道向西,是“傥骆道”,与现代公路G108走向大致相同;傥骆道向西是“褒斜道”,从汉中通往关中平原西端的眉县;褒斜道以西是“陈仓道”,从汉中、凤县经散关通至宝鸡;陈仓道再往西,就是陇西道(又称祁山道),从略阳、成县通礼县、天水。前四条古道大部分在陕西境内,只有最后一条经过甘肃境内。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