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选择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第01期

标签:

甘肃西部,以河西走廊着称于世,这是中国自然和文化上至关重要的一条“走廊”。它是地理意义上的走廊——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南北夹峙,中有绿洲在荒漠上连缀成廊;是民族交流的走廊——不仅中原民族以此为通道沟通西域,月氏、匈奴、氐人、羌人等也在这条通道上轮番登场,征伐不息;是石窟走廊——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小石窟星罗棋布地点缀于走廊沿线……河西走廊的自然和文化意义如此深厚,到底什么样的照片才能代表它,成为本期杂志的封面呢?



封面1为祁连山扁都口。它是古代丝绸之路南线“青海道”由青海进入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自汉唐以来,这里也一直是羌、匈奴、突厥、吐蕃等民族相互联系和出入甘肃、青海之间的重要通道。



封面2为玉门绿洲。河西走廊的片片绿洲都是在发源于祁连山的几条大河滋养下形成的,绿洲伴随着河流生长和发育,被河流走势、水量等严格地限制着,“有水是绿洲,无水是沙漠”,在水脉断绝的地方,绿洲和荒漠毫无过渡地衔接在了一起。



封面3为张掖民乐县的油菜田。在很多人脑海里,河西走廊是黄沙漫漫、寂静荒凉的,但实际上,这里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是西北内陆着名的灌溉农业区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每年7月,油菜花开,金黄色的油菜花与碧绿色的麦田交织在一起,形成油画般浓烈明艳的画面。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