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蓝海水中追寻 “命运多舛”的翻车鱼
标签: 生物地理

理论产卵量可达3亿枚!强大的繁殖力护佑翻车鱼至今没有灭绝
翻车鱼这一辈子,确实活得不容易。在幼年时期,小翻车鱼即便是成群活动也有很高的几率会被金枪鱼、鬼头刀鱼等掠食性鱼类捕食;到成年之后,翻车鱼仍然缺乏足够的自卫能力:因为行动相对较慢,它们会被鲨鱼甚至虎鲸追逐,一些智商较高的海洋哺乳动物比如海狮甚至以撕咬翻车鱼作为日常游戏和爱好。

成活率并不算高。很大一部分卵由于无法受精而夭折,受精的卵也可能因为大鱼的捕食或者糟糕海况而丧生。运气好的卵孵化成为幼鱼并且逐渐长大,但大鱼、海兽的捕食以及人类的拖网捕捞仍让它们的生存状况受到巨大威胁。翻车鱼能够最终长大,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Reinhard Dirscherl
在美国,每年夏天都会有大量未成年的翻车鱼随着温暖的洋流来到蒙特雷湾,加利福尼亚海狮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它们专对翻车鱼的鱼鳍进行攻击,然后将失去行动能力的翻车鱼像丢飞盘一样扔出水面,最终和海鸥一起享用大餐。不过这还不算什么——除了要接受各种掠食者的考验,翻车鱼更要承受人类的威胁。
在新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某地捕获了“巨型海怪”,这些“巨型海怪”大半说的就是翻车鱼。因为结群活动,翻车鱼常常数十只一起被人类的各种网具挂住,成为远洋船只上常见的兼捕鱼种。虽然翻车鱼并不是典型的经济鱼类,但在一些拖网、刺网作业中,翻车鱼往往成为主要的受害者,这也是近年来它们种群数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在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有位鲸叉手说过一句着名的话:“把它放在锅子里煮,锅都丢脸!”这句话说的就是翻车鱼。翻车鱼的厚皮让它在世界各地免受被食用的厄运,在世界上大部分的地方,捕捞到翻车鱼会被认为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但也有例外,在中国台湾,素来有食用翻车鱼的习俗,人们会划开它们的厚皮,食用它们的肠子——名菜“炒龙肠”就是以翻车鱼的肠子为主料。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