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港口,管窥海上新丝路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5年第10期 作者: 李明波 

标签: 工业地理   

广袤的蓝色海洋,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初页,就是商人、探险者的必经之途。秦汉时期,南中国海面上,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和香料的古老的船队从岭南番禺、徐闻、合浦等港口起航西行,与从地中海、波斯湾、印度洋沿海港口出发往东航行的船只海上航线,在印度洋上相遇并实现了对接,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连接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桥梁应运而生。那条海路,联结着中国、东亚、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的主要港口。2000多年过去了,古老的船队已成为历史的回响,旧港也不复当年的喧哗,这条面向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新航道上,现代化的巨型远洋轮船装载着原油、钢铁、矿石、机械等现代化物资,依然在奋力航行。本文以古老丝路上的四个重要港口为窥豹之管,让读者看到21世纪的海上新丝路将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远洋航行中的集装箱货轮。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李朝良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马六甲困局衍生来的瓜达尔港,安全依然是个大问题


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中国对巴基斯坦启动了总计460亿美元的投资项目,“中巴经济走廊”也成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第一个落地项目。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南端起点,巴基斯坦西南部名为瓜达尔的一座港口小镇为世人聚焦。中国将对这座20万人口的贫穷港口小镇进行总额16.2亿美元的投资。

今年7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巴基斯坦记者王琦曾冒险从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沿陆路抵达瓜达尔港,全程近500多公里,开车要8个多小时。作为近年来首批经陆路前往瓜达尔港的中国人,沿路的紧张气氛令他难忘。王琦所在的车队由14辆车组成,其中包括四组安保力量,分别为海岸警卫队、瓜港所在的俾路支省安全部队、部落武装以及走廊委员会巴方主席的私人卫队。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战略要道,卡拉奇到瓜达尔一线燥热缺水,黄沙漫天,沿途分布着诸多部落,人数从几百到上万不等。他们拥兵自重,划片经营,中央政府难以控制,拦车抢劫案件时有发生。我注意到,当车队在山脉中穿行时,警卫们四处观察,格外紧张。贾勒尔说,山路是最危险的,因为每座山头后面都可能藏有狙击手。沿途我还看到好几辆仅剩龙骨的破车斜在路边,以为是丢那儿报废的,但人家说,那都是打劫后为毁尸灭迹就地烧毁的。”

让王琦感慨的是,中巴经济走廊委员会的巴方联席主席马哈茂德议员好心向当地人发钱却造成城市骚动。议员先生来瓜达尔港的目的之一是自掏现金发放至少500万卢比(约合30万人民币),每人给5000卢比(约合300元人民币),而当地普通家庭一天收入大概25元。原本定的每张身份证领5000卢比,后来看人手几张证,用完还隔着墙头传回去,就改成按人头发。有人不乐意了,一位中年妇女举着4张证扯着我们说:男人出海打鱼了,我代表全家过来,凭什么不发?怨气不断积累,还有闻讯而来的市民不断涌入,议员们不得不提前撤离。

责任编辑 / 刘晶  图片编辑 / 吴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