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到底是 “馅饼”还是 “陷阱”?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5年第10期

标签: 工业地理   军事地理   

由于中亚地区物产丰富,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加之中亚国家经济正在转型,因此有人把中亚视为充满机会的“馅饼”。与此同时,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和沙俄,现在的美国,为在中亚获得利益都曾遇到了大麻烦,深陷其中,因此也有人将中亚称为大国的“陷阱”。那么,因为“一带一路”的缘故,这块日益受到中国人关注的热土,对中国来说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中国能打通经由中亚去往欧洲的陆路通道吗?

“馅饼”说

关键词:贸易潜力大

中亚五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林产品,是中国短缺的资源。而中亚五国对机电产品需求旺盛,使中国企业走出去充满机遇

孙薇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

中亚经济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有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税率政策、投资政策等都已初见成效。这些国家法制日益健全,市场趋于规范、有序。中亚各国经济已开始驶入良性循环、稳定增长的快车道,进入了独立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中亚五国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石墨、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和棉花、皮革、生丝、麻类、木材等农林产品,是中国短缺的资源。而中亚五国机电市场需求旺盛,使中国企业走出去充满机遇。在机电产品中,对农机产品的需求成为中亚五国的当务之急。中亚国家还对诸如服装、纺织品、食品、药品、家用电器、日用品、交通工具、电子产品、仪器表、医疗设备等轻工产品有强烈的需求。

中国是中亚五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亚油气资源最大的购买国,目前来自中亚的天然气占我国天然气进口量的比重最大

姜跃春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 / 雷东军 刘建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