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篇:与中国若即若离的神秘地区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5年第10期
标签: 地图地理
在很多中国人眼里,中亚始终是一个极具话题感的“矛盾综合体”,同时又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多文化、多民族的交融之地,既富饶又复杂,既灿烂且忧伤,仿佛是一支从伊塞克湖流淌出来的草原牧歌,又似一群从帕米尔高原上奔驰而来的商旅马队。
说起来,中亚辉煌灿烂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它既是亚欧大陆地理上的中心区域,也是陆路交通的要冲和多种文化的交叉口,在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

“中亚”作为一个概念出现,最早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洪堡于1843年提出的,其包含的范围有多种界定。其中,狭义的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国。中亚五国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土地总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但总人口只有约6000万,还不到中国东部一个省份的人口数。
中国有句老话:“福兮祸之所伏”,中亚独特的地理优势引来了大国的竞相争夺。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曾预言,谁控制了包括中亚在内的亚欧大陆枢纽地区,谁就控制了世界。不过,尽管历史上的大国如走马灯般地进入中亚,但事实上,自近代以后,中亚并没有成就任何大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反倒见证了一系列大国和强国的衰落甚至灭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