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选择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5年第10期

标签:

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这一战略与地理学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它势必是国人谈论的热门话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策划了这本巨厚版杂志。

面对这样一个宏大主题,寻找封面的难度远远超过平时。根据相关规划,“一带一路”的主线至少涉及65个国家;就国内而言,它至少涉及14个省(区市)。同时,它是一个强调“开放”、“共商”的构想,所以未来很可能不会局限在这些地区。如此广袤的区域,一方面为我们的图片筛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增加了遴选优秀图片的难度——在封面图片寻找时,更像是海中捞针。

海量的照片资源中,图1是其中比较出色的一张:这是一张空中航拍的巴拿马运河局部影像,狭窄的航道上下绵延,很好地呼应了“带”与“路”的主体。不过,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当下的“一带一路”,主线都是跨越欧、亚、非三大洲。巴拿马运河所在的美洲,是新航路开辟后的“新大陆”,所以这张图有些偏离主题。我们淘汰的其他照片,也多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入选。看来,很难有一张照片能够一针见血地揭示主题——因为“一带一路”涵盖的区域实在是太大了,关于某个国家、地区、城市的任何一张照片,都很难完成对整个“一带一路”的阐释。这时候,我们想到了地图,尤其是卫星遥感图。

图2就是一张以欧亚非为中心的地球遥感图:它有着任何照片和普通地图所没有的视角,它一目了然地呈现了世界岛——亚欧非三大洲的地缘关系;被地理学家麦金德称为“心脏地带”的欧亚草原地带,恰如其分地出现在构图的中心位置。但是,看到这张封面,读者无法一下子跟“一带一路”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另外,它的底色略显单调沉闷,缺少一张封面应有的动感。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