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
中华版图的微缩投影民族大同的现实象征
“零下15度!”我倒吸了一口冷气,竖起毛绒衣领。历史教科书上总是将“承德”与“避暑山庄”并列描述,这让我的寒冬承德之旅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火车大体是沿着清代的御道行进,在古北口车站,潮河两岸纵深蔓延的明代长城历历在目。曾几何时,古北口尚是隔绝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门户,而今,人们极难区分“关内”与“塞外”的景观差异。列车穿过了长长的隧道,映入我眼帘的一样是冬日肃杀的苍茫河谷。
两百多年前的某个冬日,亦有一支行旅在沿着御道奔徙,端坐于华盖之下却难掩焦虑神色的王者,乃是正值壮年的乾隆皇帝。寒冬时节前往承德,既非避暑,亦非狩猎,究竟是何方贵客,使得乾隆不顾时令之序、不辞舟车劳顿之苦,仅以三天时间就赶到了承德?需知,在乾隆时代,从京师到承德、全程418华里的热河御道,依站程例行七日;而对于乾隆英武不羁的祖父康熙,边走边玩,则往往费时二十余日。

普乐寺前部由山门至宗印殿,为汉族寺庙的传统形式;后部为藏式坛城,在坛城之上是象征着皇权的大殿——旭光阁。在这里,汉藏建筑的冲突与统一,影射着清初民族斗争和民族融合的过程;而重檐圆顶、与北京天坛祈年殿宛若双生的旭光阁则象征着天圆地方、法备天地、万宇一统、君临万方,是皇权至上的象征。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于磊

普宁寺的主体建筑大乘之阁,象征着佛教中宇宙世界的中心须弥山,是仿西藏桑耶寺的“乌策殿”而建,大殿四角分别修建四色喇嘛塔,形态、装饰各不相同,代表密宗佛的“四智”;在东西南北四方修建了四座形状各异的台殿,代表四大部洲;在四大部洲周边建八座重层白台,象征八小部洲,代表宇宙的四面八方;大殿两侧建日月两殿,象征太阳、月亮围绕须弥山出没,如此形成统一向心的典型的藏式“曼陀罗”建筑格局。
夜奔承德的末代准噶尔可汗
寒冬里的来客,名叫阿睦尔撒纳,是准噶尔汗国的末代可汗。明末厄鲁特蒙古分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四部,四部中以准噶尔部势力最为强大。阿睦尔撒纳的身世颇为传奇,其祖父为统治西藏的和硕特汗王拉藏汗,他的外公是准噶尔汗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就血统而言,阿睦尔撒纳可谓无上尊贵。
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汗王、也即阿睦尔撒纳的舅舅噶尔丹策零感染瘟疫死于伊犁,脆弱的准噶尔联盟陷于离析,趁着继任汗王者权位未稳,阿睦尔撒纳与贵族将领达瓦齐结为同盟,意图谋取汗位。政变成功了,但继承汗位的却是达瓦齐,二人随即展开火并,阿睦尔撒纳势不能敌,率部“款关内附”,并亲赴承德,向清廷求援,于是就有了乾隆的寒夜奔袭。
责任编辑 / 张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缘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