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分河北
早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未来是否还会进行?
标签: 历史地理

河北地图
中华民国成立后,当时国民政府建都南京,今河北境域主要属直隶省,后因直隶省名不符实,于1928年改为河北省。在这张1948年出版的全国分省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河北的区域范围与如今大不相同,而另一处最大的不同则是:在河北的腹心部位,尚没有两个被特殊标注的城市,北京(当时称北平)和天津。
1933年,来自河北安平县的青年孙犁,打算结束自己的“北漂”生涯,返乡“喝粥”。临行前,他带着鲁迅翻译的《死魂灵》,出西直门,路经海淀,来到距离北平五六十里、当时尚属河北省的黑龙潭,看望在山村小学教书的一位同乡。孙犁之所以决心离开,因为他对北平充满了失望和不满,“在这里,是一部分人正在输血给另一部分人”。
纵然有孙犁、甚至此后千百个“孙犁们”的不满,也无从改变“输血”的格局。1950年10月9日,河北省昌平县黑龙潭正式从行政区划的版图上划归北京,成为新中国定都北京之后第一片由河北省拆出并入北京市的地域,见诸史料的理由是“为了修整、保存名胜古迹”,随后,一座疗养院在黑龙潭悄然耸立。对于河北而言,版图上的“输血”才刚刚拉开序幕。

图为1957年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河北省地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北京市和天津市的范围较今天比要小得多,京津之间河北的土地还是连接成片,并没有飞地形成。

被拆分得支离破碎的河北
展开一份现在的河北地图,最直观的印象,是版图的支离破碎,在中国的诸省、市、自治区中,河北省的外形恐怕是最缺乏美感的一省。单就地形而言,河北背山面海,北依张北围场高原,即俗称“坝上”的张家口、承德两地;西临太行山山地,包括保定、石家庄、邢台和邯郸诸地的西部;剩余将近一半的领土皆为平原,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拱卫平原的是绵延487公里的海岸线。平心而论,大自然颇为倾心地赋予河北形态齐全的地貌,然而,人为的行政区划却令自然界的鬼斧神工顿然失色。北京市和天津市以分别超过一万平方公里的幅员,如同两根巨大的楔子,深深扎入河北的心脏地带,其结果,首先割断了“坝上”与平原在一省境内的天然纽带,继而使唐山与秦皇岛成为山海之间的两个弃儿,最后隔绝了三河、大厂、香河三地,使之成为河北省一块地位尴尬的“飞地”。这最后一条影响时常惹人误会,以为是河北省“侵占”了北京或天津的地盘,实际上,三河、大厂、香河——河北人念念不忘的“北三县”——恰恰是北京与天津不断蚕食河北版图的遗留和见证。
新中国创建伊始,北京市的地域范围大体沿袭了国民政府时期北平市的辖境,仅对城内的区划做了若干调整。狭小的面积显然与新首都气象万千的宏图大略不甚相符,而更为迫切的压力,源自人员、机构的日渐繁杂与城市供给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近水楼台之便,北京开始了“拆河北以补北京”的历程。为了享有煤矿的便利,1952年7月,北京将门头沟矿区所在的河北省宛平县全部以及房山县、良乡县的部分地区纳为己有。1956年3月,时属河北省通县专区的昌平县大部和通县的7个乡划归北京市。1957年9月,大兴县新建乡划归北京市;12月,顺义县的中央机场场区和进场公路划归北京市。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