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桑仁波切:寻找心中的 “乌金贝隆”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4年第10期 作者: 焦虎三 

标签: 文化地理   地理人物   

在西藏阿里地区,日桑仁波切和他所在的阿姑家族充满了传奇色彩。如今,家族的神圣使命—寻找“乌金贝隆”—还在世代延续下去。为了追寻这个使命,日桑仁波切这个曾经的“问题少年”也逐渐走向正轨,承担起仁波切应该做的事业……
日桑仁波切
1974年出生
藏传佛教噶举派活佛
出家与学习寺庙(12岁至19岁)/阿里
地区革吉县擦咔乡扎西曲林寺
坐床与住持寺庙(18岁)/日喀则市
昂仁县查孜乡通灵寺
日桑仁波切是通灵寺第二世仁波切贡确·丹增·赤列久美(1923—1965年)的转世。在后藏信众中,通灵寺仁波切被尊称为﹃日月同辉﹄中的﹃太阳﹄。所谓﹃日月同辉﹄,是指后藏噶举派最主要的两位法王。此称谓源于通灵寺第一世仁波切丹增·白玛伟色的无上功德,民间也有传说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2011年(藏历铁兔年)大年初三,虽然已是阳历3月7日,但拉萨依然是春寒料峭的季节。上午8点,和往常一样,106岁的冈措卓玛起床后,在经堂里虔诚地点燃了一排排酥油灯。摇曳的火苗映照着她经历一个世纪的沧桑脸庞,上面刀刻般的皱纹仿佛凝固了时光的步伐。一切都显得宁静而祥和。

同时,在拉萨某居民区的一座普通楼房内,日喀则昂仁县查孜乡通灵寺三世仁波切日桑多吉正准备出门朝拜哲蚌寺。依照藏族过年传统,藏历新年朝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在阿里,日桑仁波切与当地信众的关系亲密无间,他经常为他们摸顶、加持。在雪域高原当代历史中,日桑仁波切与他的家族充满传奇色彩。在阿里、那曲一带民间流传至今的传说中,日桑仁波切的祖父札那仓巴是一位宁玛派圣僧,他承“虚空之法”,开启了口传掘藏的神圣经历,云游阿里,讲经弘法。后来,一直漂泊在外的札那仓巴来到那曲尼玛县中仓乡的当穷一带定居下来,修建了两座寺庙。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温普林

上午9点,已在哲蚌寺朝拜的日桑多吉仁波切(以下简称日桑仁波切)突然接到紧急电话:他的外祖母—冈措卓玛坐在经堂里,手里紧握着念珠,平静地走完了她的百年人生。

此刻,一股忧伤从日桑仁波切心底升腾起来。外祖母的去世,预示他所在的阿姑家族一个时代的结束。如今,家族的神圣使命—寻找“乌金贝隆”(在藏语里,“乌金贝隆”含有“净土”、“理想国”、“太阳城”等意)—还在延续,而这个使命早已落在日桑仁波切的身上……

责任编辑 / 雷东军  图片编辑 / 孙毅博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