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坑的重生
城市新风景线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4年第09期 作者: 大河 黄涛

多年前,有一座“百草园”曾点亮我童年的时光。那是一座神秘的深坑,在我生活城市的近郊,骑车也就是半小时的路。经常,我和伙伴们会在放学后翻过围墙潜入这里。相比市中心喧闹的街道,这里格外寂寥,长着深深的荒草,还有一个积水潭,颇深,透着蓝幽幽的光,四周是几乎近垂直的绝壁,有近十层楼的高度。不知为什么,多年来这里无人问津,变成了草虫的世界,连几棵小树都长成了胳膊粗。
后来我离家求学,一晃就是20年。一个春节的午后,在家乡探亲的我忽然想起了它,想再去探望。可是,开车绕着当年的地方转了好几圈,却怎么也找不到那座深坑了。目之所及,是拔地而起的小区和鲜花盛开的绿地。第二天同学聚会上,我提到此事,一直在家乡生活的同学解开了谜团。原来,当年它乃是一个被废弃的矿坑,十几年来城市不断扩张,由于规模不大,遂用建筑废料填平,又在上面建起了社区。所以,我少年时代的“百草园”就这样从城市版图上被抹去了。

还是风景?
废弃矿区往往有诸多疑难杂症: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采空区规模庞大;除了粉尘、涌水、滑坡、泥石流外,还有土壤板结、重金属污染和水源污染等。这样的“问题生境”不仅不适宜人居,也是耕种和绿化的禁区。而从另一方面说,壮丽矿坑所具有的特别之美,却也令人印象深刻。图为内蒙古扎赉诺尔露天矿。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戴炜
废弃矿区,特别的城市禁区
怀着某种情结,后来的日子里我对废弃矿坑多了一份的关注。我发现,它们竟然是一个如此庞大的家族。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矿业大国。据近年来的统计数字,全国拥有大小矿山约15万座,占用土地达数百万公顷。就其和城市的关系来说,我国单一型的矿业城镇就有200座左右,非单一型的则为数更多。这些城市中,有七八成已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岁月流逝,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矿坑也越来越多。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