荇菜
身边被忽略的水中花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4年第08期 作者: 陆英 

标签: 生物地理   

每年夏季,在一些湖泊河流的水面上会绽放出许多美丽的花朵,荇菜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它是《诗经》中寓意爱情的浪漫之花,在中国分布广泛,内蒙古草原、京城的皇家园林、江南水乡、川滇的横断山区以及宝岛台湾,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遗憾的是,如今人们很少有人认识它们—最常见的花,往往也最容易让人熟视无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关雎》中描写的荇菜是为何物?在北京大学未名湖中,我们找到了答案—每年6月荇菜嫩黄色的花在湖水中朵朵绽放,让校园充满了浪漫气息。

6月的东乌珠穆沁草原上,一股股细流汇合缠绕,绕过低矮起伏的小丘,流向乌拉盖河。草原的晌午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凉爽,掠过脸庞的风如从烤箱中出来一般,干燥炙热。我坐在溪流边,草原上的水流总是那样慢慢地流淌,没有声音,甚至看不出哪边是上游,哪边是下游。水安静得像湖泊一样,水中一片圆圆的叶片漂在水面,若干亮黄色的花点缀其中。

溪流虽不大,河漫滩却非常开阔。不远处,羊群在河边饮水,牧羊人递给我一支烟,我们闲聊了起来。他的家在东乌珠穆沁旗萨麦苏木。看着水中的花,他告诉我,那是大浮萍,草原河流中很多见,以前有来自宁夏的药商收的,制成药吃下去,可以清热、解毒、消肿,草原上的牛偶尔吃,不过羊是不吃的。

大浮萍?荇菜的误读

水面的花,鹅黄色的花瓣上有着细碎蕾丝般花边,明亮而别致。对于水生植物,我略懂一点,我知道,眼前漂亮的花绝不是什么“大浮萍”,它的名字叫做荇菜,“荇”字看上去有些生僻,在一些植物分类学书籍中,它也曾被写作“菜”。

荇菜的叶片浮在水面,根却扎在水下的泥中。只有从绘图中,我们才能够清晰完整地看到荇菜的植株形态—花在水面随着轻风摆动,而水中圆润细嫩的茎则如股股青丝蜿蜒卷曲。绘图/张瑜

把荇菜称为浮萍,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生在水中的植物,按照形态大致可以分为3个类群:挺出水面的挺水植物、摇曳于水中的沉水植物,还有就是漂浮在水面的浮水植物。对于那些浮在水面上的圆叶,人们习以为常地将它们称作浮萍,却很少有人细究其中的差别。

责任编辑 / 高新宇  图片编辑 / 宋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