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
标签: 文化地理

时间/2009年4月
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布伦口乡布伦口村
库木孜
弹奏牧歌的三弦琴
柯尔克孜族自古以牧业为主,长期居住在高山崇岭和森林草原之中,所以其民歌内容以反映牧业生产、狩猎生活和歌颂大自然为主。优美的柯尔克孜牧歌需借助乐器伴奏,其民间最具代表性的拨弦乐器是库木孜——这是一种用红柳或其他木材制成的弹拨乐器,历史上亦称火不思、浑不似、和必斯。库木孜的音箱呈切开葫芦状,一侧置有三轴,以琴杆为指板,张开三根弦。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拇指、食指弹拨,或用五指轮奏。

1963年生于新疆,198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然后到新疆从事民族研究工作,现任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少数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参编着作有《维吾尔族简史》、《柯尔克孜族简史》、《乌孜别克族简史》、《新疆通志·民族志》,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多次获奖。
女子花帽
不同季节有不同样式
柯尔克孜族妇女戴一种圆形金丝绒花帽,叫“塔克西”,上面蒙有头巾。还有一种镶有装饰品和刺绣的帽子叫“艾力其克”——戴这种帽子时,里面要先戴上一顶绣花软帽。不同的季节,她们会佩戴不同样式的帽子。比如,柯尔克孜族妇女冬季戴的帽子叫“卡尔帕克”,用毛毡制成,顶加帽穗;帽面用呢料或布料,帽两侧开口,以便护耳御寒。其妇女的头饰装扮十分讲究,用“绣花布条”绑扎发辫,发辫末梢系数个圆形银钱,再用珠链将两条发辫连结在一起,脸上喜涂脂粉,手戴玉镯、戒指等。
实用与美丽并重的刺绣艺术
柯尔克孜族的工艺美术风格独特,其中尤以刺绣、编织最为着名。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在头巾、枕头、被面、衣袖边、马衣以及悬挂的各种布面装饰品上绣出各种的精致花纹,其中有花卉、飞禽、走兽以及各种几何图案。这些绣品色彩鲜艳,图案生动活泼。其工艺品多为红、蓝、白等色,尤以红色最受欢迎。
克雅可
短小精巧的弓弦乐器
克雅可(也译作“克亚克”)是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形制与哈萨克族的霍布孜近似。形似短把汤匙,琴体用整块木头挖成,音箱上部外露,下部蒙骆驼皮或羊皮。琴杆较短,上窄下宽,琴头左右各置一轴,张两束马尾琴弦。演奏时,左手持琴运指按弦,右手执马尾弓拉。传统的克雅可,因蒙以皮膜和马尾弦较粗,音色较为浑厚;改革后制作的克雅可,因蒙木质面板和采用丝弦,音色柔和优美,有如带弱音器的小号。克雅可,可用于独奏、合奏,独奏者常常自拉自唱。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