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个瑰丽斑驳的记忆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9年第07期 作者: 顾钱江 王悦欣

台北市郊的外双溪畔,阳明山脚下的绿阴里,珍藏着一个记忆。记忆里面,闪耀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吉光片羽,又依稀可见近百年中国史的沧桑背景。这是一片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碧瓦黄墙,在青山的拱卫下,格外醒目,这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
初夏的一天中午,踏着被雨水冲刷得斑斑点点的水泥路,向台北故宫博物院走去,寻访暌违大陆已逾半个多世纪的那些珍宝,追忆故宫博物院如烟的前尘往事。此行像是寻梦而来,因为,我们来自海峡西岸那片广袤的大陆。
依山而建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城中轴线上红墙碧瓦、迤逦恢宏的故宫建筑群相比,显得局促甚至突兀,更谈不上皇家气派了。然而,这并不妨碍台北故宫博物院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座重镇。这里收藏着60多年前蒋介石自大陆运来台湾的23万多件文物,公认是原北平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的精华。在“台北市观光旅游手册”上这样骄傲地写道: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世界上最珍贵的中国艺术品”。虽然多少有些言过其实,却也道出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最引人注目之处。
奇珍异宝奔来眼底共显华夏辉煌
游历北京故宫是在一个平面上不断向前的过程,而我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寻宝之旅则是要沿着楼梯向上。台北故宫博物院正馆共四层,除四楼辟为休憩茶座“三希堂”外,一至三楼均为展览空间,拾阶而上仿佛走进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古代文明史”:从一楼的商周青铜礼器、殷墟甲骨文,到二楼的宋元明清瓷器、汉至五代陶器、书法绘画,再到三楼的中国历代玉器、珍玩多宝格、明清雕刻,一路走来,奇珍异宝纷纷奔来眼底。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