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龟
本土龟的杀手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9年第07期 作者: 左凌仁 

标签: 生物地理   

由于中国食用龟鳖类的消费市场庞大,单纯进口无法满足需求,上世纪90年代,中国南方的龟鳖类养殖业因之兴起。巴西龟因其进口无限制和易于繁殖的优势,被南方养殖场大规模养殖。脱离原产地的巴西龟入侵到中国野外,在缺少天敌的新环境中迅速发展出野生种群,抢占本土龟的生存空间,致使多种本土龟数量锐减……

巴西龟生命力旺盛,非常容易喂养,养殖成本低、养殖技术容易掌握,因此南方很多省都有专门的养殖场。这是在海南文昌的一家养殖场拍到的画面,正在晒太阳的和水面上密密麻麻、正向木板方向游过来的都是巴西龟。

2009年3月30日,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圆通寺内,又到了僧侣们给放生池的动物们喂食的时间了。池子里的龟们争先恐后地抢夺食物。只有两只很奇怪,一只静静地趴在假山上,一动不动,而另一只则龟缩在一个水泥管子内。

这两只不抢食的龟都是中华条颈龟,属于中国本土龟类;而那些在抢食的,无一例外都是来自国外的巴西龟。圆通寺放生池内的这一幕,就是中国野生水域被巴西龟入侵的真实写照。放生池代表着中国的野外水域,是巴西龟入侵的主要目的地,正在迅速地“沦陷”;而那两只不抢食的龟就代表着中国的本地龟类,在与巴西龟的生存竞赛中,一败涂地。

巴西龟因其形态可爱、象征长寿、价格不高等原因,经常被僧人大量购买,用于寺庙举行的宗教放生活动。很多佛教信众也会购买巴西龟,或者将家里当作宠物喂养的巴西龟放入寺庙的放生池。厦门南普陀寺的放生池内就生存着大量巴西龟。殊不知,他们的这一举动已经成为巴西龟扩散到我国野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史海涛

我国龟类被放生的历史有一千多年,这些寺庙放生池内的龟类都是佛教信徒们放生到这里的,代表着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挽救生灵于危难的虔诚,但原本怀着善念、想做善举的他们,却无意中成了帮助巴西龟屠戮本地龟类的帮凶。这种欲放生、不料却因而杀生的行为,与当年引入巴西龟的行为,是如此地相似。

作为宠物和经济动物引入,不料却是外来入侵物种

巴西龟最早进入中国,是由国人主动引入的。WWF(中国)物种项目主任范志勇告诉我:“由于中国人有食用龟类的传统,消费市场巨大,上世纪90年代中国从东南亚进口龟鳖类数量空前,导致缅甸、越南、老挝和柬埔寨龟鳖类资源枯竭。随着东南亚龟鳖类资源减少、国际舆论的关注以及出口国采取的一些限制措施,中国龟鳖类进口受到限制。在这种前提下,中国南方龟鳖类养殖业开始兴起。巴西龟由于进口无限制和易于繁殖,我国开始大量进口巴西龟卵和成体,农业部门和水产部门甚至将巴西龟养殖作为新兴产业给予大力支持,使其成为大规模养殖的主体。”从此,巴西龟被贴上了“经济动物”的标签,很快俘获了国人的心。

责任编辑 / 周晓红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