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
盐井与恐龙造就的历史名城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第09期 作者: 聂作平 

标签: 自贡市   地质地理   考古地理   

在中国,因井盐而兴市的惟有自贡,盐业曾造就了这座城市的花样年华。自贡又是恐龙之乡,160多处恐龙化石产地,揭示了1.5亿年前侏罗纪中期的世界面目。只是,给自贡带来盛名的盐与恐龙,一个已日薄西山,一个始终不能撩开神秘面纱。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自贡累计产盐3450万吨,超过了此前100年间自贡产盐的总和,占全国井矿盐产量的三分之一。图为邓关盐厂。
穿城而过的釜溪河就是自贡历史的见证人,这座城曾经因盐而兴——河湾里,满载井盐的商船,千帆竞发,(上)而今半城青山半城楼,盐业只剩下衰败后的寂寥。(下)(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缪自平)

盐井:1001米深处的昨天

釜溪河在自贡城中蜿蜒而过,成为新城区与旧城区的自然分界线。新区大抵是平坦的大道和高耸的楼房,而旧城则满目高高低低的山峦,一派葱茏的绿意。在釜溪河拐弯处,河面稍显宽阔的地方,一座古色古香的旧建筑——王爷庙昂然立于河岸上。庙下的石壁上刻着“唤鱼池”三个大字,相传是苏东坡的手迹。今天,这里已成为自贡人熟知的喝茶休闲的最佳去处,这座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古庙,见证了自贡盐业的兴衰。

自贡号称盐都,盐业创造了这座城市鼎盛的花样年华。遥想当年,就在王爷庙脚下的河湾里,千帆竞发,橹声桨影,满载着自贡井盐的商船一艘接一艘地从两岸青山的倒影中渐行渐远,出釜溪,入沱江,并在200余里外的泸州进入长江,将井盐远销到重庆、两湖和江西等地,直到销出了着名的川盐济楚的典故。

19世纪中期前,自贡的钻井、采盐和制盐技术均领先于世界,在漫长的岁月中,历代盐工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先后在自贡地区开凿了13000多口盐井。林立的木制井架,成为一道特殊的景观。

所有的动物中,大概没有什么别的比人更需要盐了。在整个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自先秦到当代,盐一直作为国家专控商品而存在。因此经营盐——尤其是生产盐,便成为一条致富的捷径。在古代中国,它所产生的利润,可能只有当今的贩毒才能与之相比。

王爷庙便是那些从事盐业开采和运输的富商们集资修建的祭祀江神的庙宇。里面有精美的雕梁画栋和至今保存完整的、四川已不多见的清代戏剧舞台,以及庭中数人才能合抱的高大黄桷树,都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当年的盐业何其兴旺,当年的自贡何等气派。

责任编辑 / 黄秀芳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