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
为什么在这里发卫星?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第09期 作者: 聂作平 

标签: 西昌市   地质地理   文化地理   观点地理   

因为奇特的地理位置西昌拥有一片比别处更明净的天空因为拥有这一片比别处更明净的天空西昌成为共和国第二个卫星发射基地在这里先进的卫星发射和古朴的彝家风情相映成趣

对连绵起伏的大小凉山而言,西昌的存在是一种难以自禁的安慰。到处都是崇山峻岭,到处都是深沟裂谷,但邛海之滨偏偏有这么一方不大却绝对重要的小小平坝。西昌有福了,凉山也有福了。那些从大小凉山上一路下行到这里的汉子们,他们的目光变得平和了,温柔了,西昌的阳光为他们洗去了一脸的疲惫与忧伤。

这座被大小凉山的千峰万岭重重遮蔽的都市,这座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它曾经有过不俗的历史:早在汉朝时,这里叫邛都,那是大才子司马相如开疆拓土的重要收获。公元842年,南诏在此设立政权,改名建昌。1728年,建昌再改名为西昌,并沿用至今。诸葛亮在此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杨升庵贬守保山,多次游历邛海,见证了西昌城头那轮比故乡成都更圆的月亮。意大利着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历邛海后对其景色大加赞叹,兴奋不已,并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碧水秀色,草茂鱼丰,珍珠硕大,美不胜收,其气候与恬静远胜地中海,真是东方之珠啊。”

今天的西昌不仅是内地人怀着好奇目光打量的边地,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异数的秘境。西昌的神秘既在于古老的彝族人文传统,也在于卫星发射中心的当代高科技。同时,这一古老一现代,一人文一科技的相映成趣,更成全了这座城市,这座城市不仅有了人文的神秘面纱,也有了科技的现实深度。

70年代初为了保密和安全,西昌被选为继甘肃酒泉之后中国的第二个卫星发射基地。高海拔、低纬度以及隐蔽的地形和亚热带高原气候是当时选择西昌的原因。现在当地政府也开始允许国内外的游客来参观这里的卫星基地和卫星发射,他们希望能够借助旅游业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李伟)

得感谢西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也许正是上苍钟爱之地,不然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周围都是些经常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的高山,都是些莽莽苍苍云蒸雾绕的巨大林子,偏偏西昌会有一个硕大美丽的邛海,而且还有一方比其它地方更清澈更明净的蓝天?

责任编辑 / 朱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