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线航空:架起高山峡谷间的通途
从川滇藏“大香格里拉”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快速启动入手,不难看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是生态经济和旅游产业。目前,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国家的重视和三省区政府的共识。有消息透露,川滇藏将投资800亿元人民币巨资共建“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其中公路交通建设将是投资重点。就在前不久,投资37亿元人民币的川藏公路整治工程已经启动,这是继上世纪90年代国家投资20亿元人民币于川藏公路整改后的又一次大整治。尽管如此,川藏公路沿线的众多地质灾害体在冬季、雨季期间阻碍交通的恶症仍然难以根除。
以旅游为目的从陆路进入“大香格里拉”,似乎比较遥远和艰辛,就连起码的安全性也让多数人望而生畏。道路不能畅通,路途漫长而不能深入,那种爬天梯式的上行和下降,是目前少数自驾车者和背包族们才能享有的专利,这是制约大众能享受“大香格里拉”之旅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川滇藏“大香格里拉”旅游圈能否快速形成的一个瓶颈因素。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城市之间相距遥远,因此,优先发展交通便显得至关重要。由于铁路、公路建设投资大、周期长,难以很快形成发达、完善的陆路交通网络,无法满足当前旅游发展的需求,因此,大力发展支线航空运输业因其投资少、见效快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具有毋庸置疑的先导性和迫切性。

针对“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的构想,我一直关注着支线旅游航空问题。在中国民航《十五纲要》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突出支线机场建设,并向西部地区倾斜”的战略性观点。因此,构建以“大香格里拉”这一世界级旅游品牌为依托的支线航空运营观光体系,逐步建立起“干线航空—支线航空—空中观光—深入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这一具有超强优势的“旅游航母”,将无疑是尽快实现“大香格里拉”快速进入、深入体验、繁荣市场并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是旅游资源与航空观光两项优势的最佳整合。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