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套:土默川演绎“双城记”

古地图中的土默川
据古地图专家李孝聪考证,该图绘制于清康熙帝在位的中后期(1697—1722年),地图原为一组四幅,包括“艾浑(瑷珲)、罗刹(俄罗斯)、台湾、蒙古”4个部分。这张图中部可以清晰地看到山西北部要塞“杀虎口”。过了此地向北,便是广袤平阔的前套平原。晋北民歌“乌拉高、岗勒湾,海海漫漫米粮川”描述的正是这块土地。
据古地图专家李孝聪考证,该图绘制于清康熙帝在位的中后期(1697—1722年),地图原为一组四幅,包括“艾浑(瑷珲)、罗刹(俄罗斯)、台湾、蒙古”4个部分。这张图中部可以清晰地看到山西北部要塞“杀虎口”。过了此地向北,便是广袤平阔的前套平原。晋北民歌“乌拉高、岗勒湾,海海漫漫米粮川”描述的正是这块土地。
偎依黄河,河湖滋养平川沃野
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的地方。山的南边则是在阴山屏障之下的一个狭长的平原。
——翦伯赞《内蒙访古》
打开一幅河套地区卫星遥感图,看到泛黄的鄂尔多斯高原与苍凉的阴山之间镶嵌着一片近似三角形的“绿宝石”,那就是着名的前套平原。与巴彦淖尔的后套、宁夏银川的西套一样,前套也是塞外的一处重要耕作区。它的另一个名称叫土默川,得名于明清时期的蒙古土默特部落。
如果把这颗“绿宝石”继续放大,可以看到许多星星点点的蓝色区域,那就是被当地人称为“海子”的湖泊。比如包头东南郊有南海,呼和浩特西郊有哈素海,它们都是过去黄河改道后形成的牛轭湖。事实上,黄河对土默川地区的养育,除了它造就的众多海子,还有持续上百年的引黄灌溉工程。在这里,人类驯服水的历史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你看那土默川上,一条条纵横的灌渠从黄河北岸出来,一直延伸到大青山脚下。民生渠、跃进渠、民族团结渠、永顺渠等着名灌溉工程无不取自平原南侧的黄河水。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