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般姿态,万种风情的苗族
标签: 雷山县

石朝江
苗族,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长期致力于苗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出版了《中国苗族哲学社会思想史》、《世界苗族迁徙史》、《中国苗学》、《苗学通论》等多部着作。
苗族,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长期致力于苗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出版了《中国苗族哲学社会思想史》、《世界苗族迁徙史》、《中国苗学》、《苗学通论》等多部着作。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陈海汶
时间/2008年8月
地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
苗族的家庭是按照一个『干基督』(火炕)来计算的。一个家庭的成员须在一个三脚架架着的火炕上吃饭,否则即使是父子母子、骨肉同胞,也不能视为一个家庭的成员了。苗族西迁时每个宗支都置有一个鼓,敲鼓前进以作联络,避免掉队。铜鼓架上的牛角,象征着苗族最早进入农耕和对牛的崇拜。平日里苗女则多穿素装和便装,佩戴的银饰、衣服上的花纹等,都比盛装样式要素静、简洁得多,体现了别有的淳朴和素雅。在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只要有苗族人定居的地方,就有芦笙。特别是苗族男青年,如果不会吹芦笙,就找不到媳妇。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