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的苗族人
靠苗族工艺讨生活的北漂草根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2年第04期 作者: 李俊 潘玉珍
标签: 地理人物
第一个走进潘家园旧货市场的苗族人
潘玉珍,女,66岁,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人,高中文化,主营民族服装。潘家园的苗族商贩都认识她,都叫她一声“潘大妈”。
“1976年,我带着表妹来北京探亲。我们在颐和园玩,穿着我们苗族的衣服,衣服又鲜艳又精美,几个日本游客一下子就看中了,当时就要我们把衣服卖给他们。我们不卖,他们就跟我们要了联系地址,还说:‘我特别喜欢你们的这些东西。’半年后,上面来人说有日本人要买我的衣服,原来那几个日本人回国后就与国家民委联系了,国家民委就按照日本人提供的地址通过贵州省民委、州里和县里的人,最后找到了我。
国家民委见我们的服装很漂亮,也要了一些,还把我介绍给其他单位,比如中央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宫,我就开始下乡去收老乡的衣服卖给他们。到80年代后,我的生意慢慢做大了,客户也越来越多,客户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有些服装就积压下来了。服装卖不出去,我们的一位朋友就委托他在北京工艺品公司工作的同学来代销。代销结算货款很麻烦,后来他们告诉我可以到潘家园卖服装。就这样,1997年我开始到潘家园摆摊卖。后来,来卖服装的老乡越来越多,一直到现在。”
“现在,来潘家园市场的都是散客,老主顾都会自己找上门来。我有时间就去参加一些展览会,国内的国外的都有,每年还要去美国一趟。2009年我去参加了上海第六届民族民间工艺博览会,这个展会好,摊位费住宿费都不要我们的,卖的都是我们的,只是收点手续费。”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