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佛寺
生活禅的开创者

林外天下喧 寺里壶中寂
禅从不脱离生活,一杯茶、一炷香、一次会心的交谈、夜幕降临前的一抹余晖,甚至格栅窗和竹卷帘,窗外的寒林与佛墙,都可以成为观想的对象,而从中获得禅理。这就是杭州,文人的书室,佛教的净室,喝茶的茶室,有时区隔,有时连体。
禅从不脱离生活,一杯茶、一炷香、一次会心的交谈、夜幕降临前的一抹余晖,甚至格栅窗和竹卷帘,窗外的寒林与佛墙,都可以成为观想的对象,而从中获得禅理。这就是杭州,文人的书室,佛教的净室,喝茶的茶室,有时区隔,有时连体。
倘若你是站在北高峰俯瞰杭州,会被眼前所见惊住:近景全是山,数百个山头浩浩荡荡,连绵不绝,佛塔、经幢、佛殿密布其间,一片佛国景象;远景全是城市,高楼林立,大厦森然,那是俗世;中景的西湖,似画中的一抹留白,南边的雷峰塔和北边的保俶塔,分别为这道留白镶了两道金边,像是僧界和俗界的过渡。我走过很多地方,包括那些佛教兴盛之地,但从未在一个现代繁华都会里,看到俗界和僧界如此圆融。生活和禅,似乎只是一体两面。
径山寺:茶道自这里产生,全世界第一部茶专着写作于此
我曾以“禅和茶道”为主题前往日本京都采访过。京都是日本精神的最佳代表,而京都的灵魂是禅意。在这里,禅无处不在,但并不神秘,它借助各种形式,渗透进生活里的各个方面,比如茶道。我们在银阁寺、高台寺、万福寺等几个最重要的茶道场所参访茶人,观赏茶道表演,但每个人都告诉我:“这些全源于你们的径山寺。”

青山四围 中涵绿水
在杭州,山在寺中,寺在山中,佛寺和山林,几乎从不分离。山林为佛寺提供清静之地,寺院为山林平添妙趣禅观。布满佛寺的山林如同环绕四周的碗壁,明眸般的西湖犹如碗底,城市似青瓷做成的小碗。插图/于继东
在杭州,山在寺中,寺在山中,佛寺和山林,几乎从不分离。山林为佛寺提供清静之地,寺院为山林平添妙趣禅观。布满佛寺的山林如同环绕四周的碗壁,明眸般的西湖犹如碗底,城市似青瓷做成的小碗。插图/于继东
位于杭州余杭区的径山寺,始建于唐,后被封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至宋代已有寺僧1700余众,佛殿1000多间,盛极一时。南宋时期,两浙名僧咸集径山,禅宗巨匠大慧宗杲在此弘扬禅宗支派临济宗,并创立“看话禅”,一时间,道俗慕名来此参佛问法者络绎不绝。
径山寺得名于寺院所在的径山,径山并不高耸,海拔千余米左右,却起伏有致,被堆珠、大人、鹏抟、宴座、朝阳、凌霄、御爱7座山峰环抱,山上常年为云雾环绕,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山坡和谷底的土壤结构疏松,又多为黄、红壤,土质肥沃,这就是孕育日后的径山茶的土壤。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