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山水
撑起新文学的璀璨星空

在一个并不太长的历史间隙里,浙江人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亘古未有的现代神话。鲁迅、茅盾、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一大批浙籍文学大师在同一时间内集体亮相,不仅照亮了现代文学的发展道路,也照亮了家乡的山水、草木。从雷峰塔到清河坊,从绍兴老街到白马湖畔……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如雷贯耳的名字伴随左右。
如果没有众多浙籍作家的杰出贡献,新文化运动能否成功?我们会不会至今还在用着佶屈聱牙的文言文?诚然,文学改良最初是由胡适、陈独秀所倡导的,但如果要证明白话文确实可以取代文言文,最好的办法无非“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而出色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用一大批巅峰之作证明新文化优于旧文化,基本上都是浙江的文人。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先生曾提出“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说法,他认为:“过去的文学史结构基本上是一个时间维度,但是地理维度和精神维度比较缺乏。”如果把“地理维度”纳入文学史,绘制一幅中国文学地图,那么浙江省该用怎样醒目的颜色来标注?
在古龙的武侠小说里有个“百晓生兵器谱”,它为江湖上令人敬畏的兵器排了一个队。在严家炎先生的论述里,也以类似的方式提到了这样一些浙江人的名字: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乡土小说和散文诗的开山祖;周作人是“人的文学”的倡导者,现代美文的开路人;茅盾是文学研究会的主角,又是社会剖析派小说的领袖和开拓者;郁达夫则是另一个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健将,小说方面的主要代表,自叙传小说的创立者;徐志摩是新月社的主要诗人,新格律诗的倡导者;丰子恺则是散文方面一派的代表……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